“一体四步”学习说明文

2019-09-10 07:22孙丽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说明文京剧资料

孙丽

小学统编版教材中编入的课文主要有科普类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类,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清说明思路,领悟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文都写得生动形象,趣味盎然,根据这一写作特点,笔者认为采用以下四个步骤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习说明文。

一、了解課型,解读题目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文体,与其它记叙文、童话、诗歌等体裁的表述方式不同。说明文为了说清楚一个事物的外形、构成、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使用的语言必须精确形象,写作结构非常严谨。学生了解了说明文的课型特点以后,首先要对说明文的题目进行解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说明文题目的意思一般都很直接明了,简短的几个字就能反映出课文要写的主题内容,如四年级上册的《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五年级上册的《太阳》《松鼠》、六年级上册的《只有一个地球》《京剧趣谈》,这些课文题目都能让学生一眼就看清楚课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其中《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说明文的题目比较新颖,教师在上课时先让学生说说“呼风唤雨”的意思,再想一想谁有这样的本事,你在哪里见过谁能呼风唤雨?教师的导入语恰似一颗石子激起无数涟漪,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刻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是孙悟空,有的说是天神……课堂气氛变得热闹起来,教师再指着“世纪”一词提问:从课文题目上可以看出,本课主要是讲“世纪”能呼风唤雨,那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一个世纪?预习课文的同学马上就回答出:是1900年到1999年。教师因势利导过渡到下文:对,这里的世纪就是指人类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改造自然的20世纪,这一百年里的“风”“雨”究竟是指什么呢?

解读题目就是在解读课文的灵魂。由于说明文的题目都带着极为明确的指向性,点明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物,所以也就成为学习课文内容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唤醒学生的思维,产生说话的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品读词句,学习写法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往往会采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特点,在学习说明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读懂知识与体系,读出生动与精准,读出乐趣与感悟,理清叙述的脉络顺序,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太阳》是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使说明更准确,作者在介绍太阳“远”的特点时,采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太阳“大”的特点时,采用了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热”的特点时,采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清楚太阳和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采用了正面描写和反面描写相结合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蕴含在句子中,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把句子一一呈现出来,让学生反复品读,一起探讨写作方法,再放手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同类的描写方法,或者用学到的方法仿造一个句子尝试运用,使这一知识点得以巩固。如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笔墨来说明太阳和植物的密切关系,而对太阳光的杀菌能力只用了一句话,为了让学生学会“正面描写和反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出示句式“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让学生试着把句子填完整、写具体,引导学生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运用,使知识转化为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

三、合作交流,共享资料

小学生特别喜欢新鲜事物,只要是新奇的东西,他们就特别关注。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学生读了几遍就弄懂了,说明方法学习以后也就透彻了,因此教师就采用共享资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前布置学生到图书馆以及网上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将这些资料作为补充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流,共享收集到的资料,更加深入地研讨课文内容。

《京剧趣谈》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说明文。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舞台艺术,但作者没有笼统的对其进行全面介绍,而是用幽默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京剧的独特魅力,突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学生对此剧种的特点了解甚少,因此教师布置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京剧的资料,并把资料带到课堂中。教学中,教师就紧紧抓住一个“趣”字,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京剧中蕴藏的趣味性。作者在文中主要介绍了“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形式,列举了《拾玉镯》和《金玉奴》两个例子来说明京剧艺术中道具的妙处。当学生学完课文觉得意犹未尽时,教师就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放在展示台上通过大屏幕向大家介绍,有的同学介绍了京剧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有的同学介绍了京剧脸谱颜色表示的意思;有的同学介绍了京剧唱腔的特色;有的同学还播放了京剧《红灯记》片段……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课堂气氛变得非常热闹,一篇说明文让学生收获满满。

四、拓展延伸,巩固知识

说明文的结尾部分往往都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阐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那么随着文章的结束,学生的学习也就“到此为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结合课文的结尾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使学生透过课文学到更多、更广、更实的知识。

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阐明了核心观点“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的最后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理解这句话是本文的教学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因此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延伸性的作业: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去处,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此时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种种环保事例来谈心得体会,对于保护地球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现象就加以褒扬,对毁坏地球非环保的现象就加以批评,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写出一两条有创意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小组成员同力合作完成一幅环保宣传画,配上宣传标语贴在教室里的醒目处,提醒大家牢记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分内事,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环保知识以外,大家更应该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做一个环保小达人。

虽然每一篇说明文介绍的对象只有一个,但是通过拓展资料,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找到更多的学习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延伸式学习将给学生带来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无穷的学习乐趣。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构建“了解课型,解读题目—品读词句,学习写法—合作交流,共享资料—拓展延伸,巩固知识”四个步骤来学习说明文这种文体,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学会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226000)

猜你喜欢
说明文京剧资料
说明文阅读专练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京剧人设》
京剧的起源
资料哪去了/等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