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019-09-10 04:16林健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林健

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之一,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全方位的关注,但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或现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其实施的成败性值得探究。为此,针对当前教学笔者提出一些相应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生物学教学

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活动方式。目前,这种教学方式是新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静态的和单向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建立积极的同学关系促进了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习焦虑,提高成就动机,增强学习兴趣,能够激励学生发挥出白己的最高水平: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也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而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目标。当前,广大教师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实践经验,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 些有待进步探究和改进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一些生物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合作学习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只注重形式,而轻实质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的组织、设计,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围坐在一起,以小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误以为,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坐起就是合作学习,至于学生在讨论什么,是否真正合作,教师不甚追究。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学习之间的探讨,也往往不能紧紧围绕学生的中心内容开展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说我的,各顾各的,看似热闹,学生之间没有形成思维的碰撞,学习的成效性不高。更有甚者,每公开课必有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作秀”的舞台,而临时凑合的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程度不够,彼此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虽然七嘴八舌,但终因没有中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收强甚微。像这样员冠以“小组合作学习”之名,实则无小组合作学习之实,都不是实质上的合作学习,也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全新教学活动的初衷。

(二)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不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看到不少的学生置身于小组之外,对小组的讨论、交流并不主动参与。这样学生间就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特别是独生子女环境中成长的一代,这种合作意识缺失的现象尤为严重,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意识不能做到很好的倾听、分享,我行我素,必将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针对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针对问题1的策略

确立有效的合作目标,为了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不管讲授的内容,都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其结果只能是获得了一些表面的热闹,根本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的教学效果。如何搞好学生之间的合作,先要给学生指定一个可行可测的合作目标,即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是需要与同伴合作的,自己在合作学习中应完成什么任务,应达到怎样的预期目标。有了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时才有行动的指针,在活动过程中也能达到调控的作用,避免出现无“中心”的漫谈。因此,对于每一次的合作学习,教师都应提出明确的、可操作的、可达到的、可检测的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人体的结构层次”时,首先,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回顾、检测,如“植物体是怎样构成的?”接着可设疑“人体的构成是否和植物体的构成是样的?”,如果不相同,请尝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当然,还可以深入提出植物体的构成与人体的构成的区别和联系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针对问题2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这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激励性评价手段,如: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小专家”、“最佳资料员”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中成功的喜悦。并在成功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更需要团队的智慧和合作精神,例如: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实验阶段,让一些思维缜密的学生做记录,让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计时,让那些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成功了,在合作中他们各白的特点得到了发挥,体验到了快乐,在合作中体验了成功。总之,组内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分工。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学习,展示交流才能充分,而且能有力的保证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和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让学生学会合作是教师的职责。认真研究它的有效性,走出形式化的误区,使合作学习发挥它真正的价值是我们的期待。

参考文献

[1]王慧敏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问题的思考[月.教学与管理,2006,12:28-3

[2]李苗,赵正。合作学习:促进每一位学 生发展的有效途径[I.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158-160

[3]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53-56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优化生态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