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兴趣培养路径探究

2019-09-10 23:30林峰浩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钢琴教学兴趣

林峰浩

摘 要:幼小儿童在钢琴学习生涯中,往往因为枯燥的基本功练习而产生厌倦,导致学琴积极性显著下降,对弹琴产生压力、排斥的心理。如何做好幼小儿童的钢琴启蒙教育成为儿童钢琴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手段应用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角度对幼小儿童钢琴教学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究,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钢琴教学  儿童,兴趣,方法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为多元,培养综合性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成为当前家长的普遍培养目标。钢琴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受到了家长与孩子的热爱。而学习钢琴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原动力。[1]启蒙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开启蒙昧,通过童蒙教育,使之获得其中事理。启蒙教育作为教育的开始阶段,是决定着孩子对世界认知、对事物了解正确与否的起始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幼小儿童钢琴启蒙,作为孩子钢琴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孩子未来钢琴学习过程的影响非常重大,得到家长们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做好钢琴教育启蒙是开展幼小儿童钢琴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一、以兴趣感知为本,充分感受钢琴

本着“快乐教学”的理念,激发鼓励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尤其是在钢琴学习启蒙阶段,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去思考,在思考中去总结,在总结上去实践。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之中,抓住“声音”这一关键因素,正如前苏联著名钢琴家涅高兹所提出“声音是钢琴家应解决的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2]”。利用孩子对美好声音的渴望,以正确的指法教学促进钢琴音准的听力训练,以音准听力训练确保正确的指法练习,既解决了技术问题,又推动了他们对兴趣的感染。

二、以兴趣引导为本,实施快乐指法

钢琴的演奏具有音域广,演奏自由度大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琴键的尺寸与数量对成人与幼儿都是相同,因而结合幼儿生长特点合理安排自身的手指,确保指法的正确性成为幼儿钢琴教育的又一难题。而指法训练需要对幼儿平时用手习惯进行强制性的改变,其难度可想而知,其练习的辛苦不言而喻。因而为了确保幼儿钢琴指法教学的正确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从幼儿兴趣入手,改革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教师从课堂的“神坛”之上走下来,走到孩子身旁,成为孩子的朋友、伙伴,充分明确练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利用合理的策略提高学生们学习钢琴指法的兴趣,为学生们学习钢琴带来动力。当练习者对学习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会自主的练习和思考如何练习弹奏指法,由此才可以促使练习者对钢琴指法学习的快速和稳定。在钢琴练习教学中钢琴教师可利用巧妙的教学导语,对练习者进行问题提问,让他们之间进行讨论,并在此过程中用启发式的语言激发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由此才能促进练习者对钢琴指法学习的快速和稳定。

三、以兴趣导向为本,个性选择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合理化、兴趣化、有针对性的钢琴教材,是确保幼小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兴趣爱好的保证。而国家现在针对幼小儿童钢琴教学的课程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并没有成型、完善的教材可使用。创编个性化的钢琴教材是提高幼儿学习钢琴的效率,提升启蒙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材的创编上应遵循全面性与形象性的原则,在课程上设置必弹曲目与自选曲目两个部分。必弹曲目的设置遵循着基础性的原则,在课程目标上通过孩子1节课的练习就可达成,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培养其自信心,同时通过自选曲目完成对课程的复习与技能的提升。这样的设置有效地改善了课程的单调性的缺点,学生可选择度相较于传统课程更为多元,兴趣得到了保证。

四、以兴趣特点为本,规划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是课堂教学的保证,但同时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幼小儿童正处在生理发育阶段,其课堂注意力十分有限。根据儿童生产成长特点,4岁的儿童的有效课堂注意力时间大约只有10分钟,5岁儿童可以达到20分钟,6岁的儿童可达到3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授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上课不专心,或容易产生疲劳,尤其是心理疲惫,主要还是出现在回家练习当中。家长应协助教师帮助儿童克服懈怠,教师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个人的练习计划与时间表,应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和练习时间及时整作业量。如果孩子对长时间练习感到困倦或厌烦,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将大段练琴时间拆开,分成几次来练习,灵活掌握。比如,制定一个合理的练琴时间表,并严格执行,非以外原因决不打乱。在规定时间里不许做任何与练琴无关的事情,培养儿童的意志、毅力与自制力。在有效的短时间里练出高质量的作业,便可进行一些奖励。坚决制止长时间坐在琴前心不在焉地练习。如此赞美,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受到鼓励,虽然他们在这次表现中并没有表现的那么出色,确实,在教学中要对孩子进行表扬和赞美,但拒绝“言过其实”的赞美,那样会适得其反。老师的表扬是建立在儿童自信心的最佳方法,对每周每日一条练习的微笑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如对完成作业认真的儿童,可在他的学琴笔记上贴一朵小红花。

五、以兴趣爱好为本,合理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有效反馈。有效地教学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加强教学评价设计,成为提高幼儿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对完成作业认真的儿童,在他的学琴笔记或琴谱上贴一张小红心;认真填写回课记录,给每次回课打分并写评语,表扬孩子的优点、指出缺点;授权家长通过钢琴考级的学生或者一段时期有明显进步的孩子发些奖品;每年组织一两次演奏会,争取让每个孩子都登台表演,让他们有展示的平台与获得认可的机会等等。只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积极与家长配合,就能够解决儿童在学琴过程中产生的懈怠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幼小儿童的集体钢琴课学习形式已经在国外被公认为最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形式,通过集体课学习各种艺术能够很快的让孩子真正的接触艺术和音乐的本质,从而达到我们让孩子学习艺术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吹拉弹唱,而是爱上音乐迈进艺术从心里认识到音乐的美妙。

参考文献

[1]吴丹.影响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J].青春岁月,2013(19):344.

[2]徐锦艳.寻找儿童钢琴教学中技术与兴趣的平衡点[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05(1).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钢琴教学兴趣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