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

2019-09-10 07:22温福兰卢敏
成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价值取向新时代

温福兰 卢敏

摘要: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选择倾向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影响的,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判断,是对中国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极大鼓舞和激励,也是谋划和实施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职业活动是最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职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评价也应根据新时代新要求进行改革,价值取向影响着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过程等管理基本要素,决定着评价目的实现程度,必须首先明确。本文根据新时代的特征和职业道德评价的要求,分析了新时代应坚持发展性的职业道德评价价值取向的必要性,以期对职业道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道德评价;价值取向;发展性评价

1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职业道德评价

职业道德评价是职业活动的组织部分,对职业活动本身又有重要影响,因而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普遍开展职业道德评价活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同,要秉承改革发展的理念,破立结合,做好各项工作。职业道德评价工作也要加以改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价值取向影响着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过程等管理基本要素,决定着活动目的实现程度,首先必须明确活动的价值取向。

2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特点及其适用性

发展性评价多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概念和术语,是基于发展进行的评价,即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目的的评价。由于其目的与传统的奖罚性评价不同,决定了其评价主体、内容、方法、评价过程等也有所区别,学者们从不同领域对发展性评价进行了研究。蒋建洲教授把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主要观点概述为八个方面[7]:一是在评价方向上,面向未来发展,注重长远需要;二是在评价目的上,注重个体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三是在评价的内容上,注重全面性和整体性;四是在评价主客体关系上,注重自评,强调合作;五是在评价标准上,注重绝对评价;六是在评价过程上,注重形成性评价;七是在评价方法与手段上,注重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八是在评价结果处理上,轻奖惩重发展。王斌华教授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有: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强调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实施同事之间的教师评价、由评价者和教师配对,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極性、.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扩大交流渠道、制定评价者和教师认可的评价计划,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注重长期的目标等[7]。综合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对发展性评价的观点作如下概述:发展性评价是基于发展的评价、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评价对象个人价值、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尊重自我评价、重视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协商等。发展性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发展趋势。

发展性职业道德是发展性评价理念在职业道德评价中的应用,其对象是从业者、内容是职业道德、目的是促进职业道德品质的发展和专业发展、方式是采取自我评价在内的多元评价、重视评价者与从业者的协商。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包括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在内的专业专业发展,对新时代有很强的适用性。

职业道德评价是以从业者职业道德品质为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活动,如何对职业道德评价进行价值定位,这是评价活动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只有那些在所有相关历史阶段存在、对所有主体满足的目的性或内在需要,才是高等教育评价主体最根本的需要,它取决于主体在历史的、现实的教育评价活动中对利益与需要的整体认同”。[8]职业道德评价应根据社会、所属单位和从业者发展的要求来确定其主要价值取向。具体而言,职业劳动的特点、社会道德发展的特点、时代的要求、职业道德的职能、管理的特点等因素影响着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

当代职业劳动的特点影响着着职业道德的内容。各行各业的职业劳动内容千差万别,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教师职业。教师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等特点。这使职业道德评价有着共性的要求,也有其特殊性。但在具有协作形式、内隐的方式的职业劳动中很难确定,创造性的要求也决定了其评价的难度。

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在人的自觉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其中生产方式决定了品德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的作用。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职业道德品质是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而成。内化的条件是从业者主动掌握规范并通过学习体验成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成为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调动积极性是其关键。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谐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评价的奖罚作用来调控只是一种外因,要真正起作用,还必须转化为从业者的内在需要(内因),为此,必须充分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坚持发展性的职业道德评价。

3新时代应坚持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取向

3.1 坚持发展性的职业道德评价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决定的

坚持人民为主体,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是新时代工作的要求[9]。职业活动是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在职业活动中进行发展性评价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有助于实现人的价值。如通过自我评价,真实了解自己的优劣,并从评价者那是得到帮助,使自己有改进的机会,就有稳定和安全感。

3.2 坚持发展性的职业道德评价是从业者综合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功能完善、学科匹配、结构适宜的教育体系,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两亿七千万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各类人才。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有48.2%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6年。这是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过程。”[6],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业者更加关注包括尊重的精神需要。传统的以奖罚为目的的评价方式使人有高度的强迫感,感到消极被动,容易产生抵触。而发展性评价的职业道德评价注重从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使劳动者关注自己的未来发展,更加适合较高素质情况下的管理。英国希尔兹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7]: “参加过教师评价的教师普遍发现,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有益的。这种教师评价制度在教师中间产生相当大的热情,绝大多数教师都感到参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参加发展性教师评价甚至是某种享受。如果实施恰当,准备充分,评价者、评价对象、学生和学校都会从中受益匪浅”。新时代实行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有利于管理效果的提高。

3.3 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是新时代的解决就好业的要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作中。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在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劳动。就业就是职业活动。如何主人们爱岗敬业,主要抓手就让人们感受到职业的价值、自己的价值。发展性评价是促进专业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服务对象的评价,体验到被需要的尊重,从而更加珍惜热爱自己的职业,甚至将其变成自己的事业。

3.4 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道德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是通过活动掌握并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来完成的。职业活动是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形成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调节等功能的发挥是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手段。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关注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个别差异性,重视过程评价,能让从业者从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并在评价者的协商中找到自己一定时期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有助于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

3.5 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有助于养成创新精神,提升国家创新创业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環境[12]。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与教育和关,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责任,也有一定作为。研究发现创新需要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奖惩性职业使道德评价侧重眼前,而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着眼长远,可以使从业者在比较宽松环境下进行职业活动,更容易产生新的成果。

此外,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还有助于从业者的全面发展和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要通过宣传和实践,创造条件,开展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促进从业者的专业发展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 2年度项目《发展性职业道德评价的适用性研究》,课题编号JY1226,项目负责人: 卢敏。

参考文献:

[1][9][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 12)、(43)

( 159-160).

[4]卢敏、温福兰.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J]职业时空2016,11( 18).

[5]赵传兵.从唯量化走向多维优化——发展性评价观对教师教育评价的影响.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7).

[6]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09-26.

[7]蒋建洲.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l0]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7),(ll6).

[12]教育部课题组观念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人民出版社2019,5( 211).

猜你喜欢
发展性评价价值取向新时代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