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2019-09-10 07:22祝芳刘道斌
成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积极性兴趣小学数学

祝芳 刘道斌

摘要:托尔斯泰指出: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与效益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功的教学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苦学”变成“乐学”。那么,为什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与感悟。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积极性

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的头脑绝不是一个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有人说“学生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的职责是让它燃烧”。的确,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的影响只是外在因素,只有真正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可以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技能等,从而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在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参与其中获得体验,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动脑筋解决,给孩子留出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在不断摸索中寻求进步,只有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教育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社会发展的脚步正在飞速前进中,学校教育已经不可能为每个人准备好够他终身享用的知识和技能,走向社会之后,他们会面临许多的学习需求和机会,因此,培养学生自学、乐学,学会终身学习,锐意进取的能力显然是尤为重要的,也是现实迫切需求的。教师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把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小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中体现:

2.1 建立尊重和信任的桥梁,使用丰富、风趣的教学语言

2.1.1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班上新转来一位同学,因为先天缺陷,有一只耳朵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因此自卑,在班上比较沉默,不多言不多语,上课也如此。于是,我发现后主动接触他,经常找他聊天,从游戏聊到学习,从同学聊到父母,话题很广,最后聊到他的敏感话题,我告诉他,你的身体很健康,每天多笑笑会更健康!世界上比你经历悲惨的人多的是,你应该自信的昂起头!接着又找来普希金的人物传记给他看,不仅如此,课堂上还及时抓住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帮助他找到自信!慢慢的,孩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了,课堂上小手举起来的次数越来越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他们并成为他们可以信任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你的课堂学习中,才会和你共同探索数学的奥秘,共同享受成功喜悦的求知过程。

2.1.2 欣赏学生,激励激情,在自主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都不假。我班上有个孩子属于接受能力稍慢的一类,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久而久之,课堂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差劲儿,有时连家庭作业都不按时完成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想,这时候批评是没有作用的,于是我抓住他的每一点进步表扬激励他“轩轩今天按时完成了作业,一题都没有落下,真不错!如果能把字写得更端正一点就更棒了!”“轩轩不仅做完了作业,书写也越来越认真了,很棒!下次我们细心些读题,多对几题就更好了!”“看看,你的认真得到了回报!今天的计算做对了3题呢!”其实总共6题计算,错了一半,但我知道这样的话语显然比“你错了一半”更能激励人进步!就这样,抓住孩子课堂、作业中的优点鼓励他再努力一点会更好!慢慢的,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是老师的欣赏和肯定给了他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这种肯定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得到提高,自然会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但教师在鼓勵,赞美学生时,应注意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赞美的语言语气应有所不同。

2.1.3 语言风趣,讲求艺术,在快乐享受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幽默的语言是点燃激情的火种,可以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没有压力的情景之下更乐于接受知识,更有兴趣接受知识,更容易接受知识。

2.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2.1 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的教学要密切地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例如我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情境导入,由孩子们逛超市为主题,说说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引导到超市里每种物品前都有一个小牌子,上面写了一串数学,如,2.30元,0.40元等这是什么意思呢?自然而然导入到钱的认识,并且有的孩子还能说出钱的单位、钱的表示方法等相关知识,孩子们非常乐意接受。

2.2.2 布置课前预习,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兴趣

我们的孩子对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非常感兴趣,好奇心很强,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孩子,抓住他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设计有趣的课前预习作业,让他们找找生活中的数学,为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如:我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时,头天晚上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让家长带你去逛超市,买两种自己最喜欢的食物,要求其中一种东西必须有500克哦!于是孩子们去寻找含有500克的物品,认识了各种不同的质量,第二天带到课堂,让他们相互掂量,感受了不同的质量,理解500克,1000克到底有多重?因为有课前预习作业的铺垫,孩子们理解起来很轻松,气氛也很活跃。

2.3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

2.3.1 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

为了提高练习效率,在课堂上应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脑,口,手等多种感官一齐参与活动练习中,活跃课堂,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印象,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因为内容枯燥乏味,我设计了很多不同形式的课堂练习:a:对口令(同桌一人说前半句,一人接后半句)b:猜卡片(很快说出得数是卡片上数学的口诀)c:转转盘(很快说出转盘内、外圈对应的两个数字的口诀)e:小组口诀接力赛等。这些游戏性的练习设计,大大的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口诀的兴趣,越练越来劲!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口诀,也避免了重复抄抄写写。

2.3.2 采用当堂练习当堂反馈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分析表明,学生当堂练习,教师当堂订正反馈,学生希望得到正确答案的欲望最迫切,希望获得好成绩的信心最足,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处于最佳状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尽力做到“堂堂清”,每节课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孩子们当堂完成练习,让他们比着做,拼着做!评出“最快”、“最优”、“最整洁”、“最细心”等等小能手,对于低,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很受用,他们乐此不疲。

2.4 开展小组合作,多元评价

2.4.1 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制度,组内互帮互助,竞争学习

在班集建立学习小组,让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小组间积极健康的竞争。采用积分制奖励。这种竞争不仅仅表现在课堂学习的交流、讨论、思维碰撞中,還表现在同学们日常学习的各个方面,比如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成员进步情况等等。让组内各成员之间相互找不足,当老师,帮助同学攻克知识中的“拦路虎”.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互帮互助的精神,而且这种竞争式的学习更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2.4.2 多种评价方式,以激励学生为主,使学生产生想学的内动力

表扬的力量是无限的!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评价,尤其是肯定的评价,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用真情实意感动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氛围。对于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回答问题准确的学生,及时赞赏,这是“锦上添花”。对于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对他说“下次老师还请你回答,老师相信你!”这是“雪中送炭”。学生举棋不定时,我们要鼓励学生“试一试”,这是培养自信。对于学困生,退步生,找原因,找办法,多鼓励,多引导,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之,充分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现他们的价值,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释放学生的潜能和才华,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培养出“会学习,会创造,会开拓,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猜你喜欢
积极性兴趣小学数学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