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9-09-10 03:45鲜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初中美术培养方法

鲜泰

摘 要:现阶段,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审美能力便是其中一项。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集中分析初中美术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方法;研究;思考

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补充,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还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给学生体验人生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的感知艺术,创造艺术,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下面笔者针对初中美术课堂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法做出了简要总结。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造型技巧。同时强调学生审美意识的启发,审美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已经结束,素质教育仍在进步,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教师们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授课手段,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指导他们用笔刻画出不一样的人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美术教育需要以生为本,做到因材施教,由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给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人才价值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二、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强化学生审美意识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美好的艺术形式。美术是一门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以学生们的生活为主要蓝本,联系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们对生活中的美进行感悟。学会感受美好的事物,是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重要前提。美术教师还要时刻为初中生提供能够培养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氛围。校园就是一个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拥有不同的美丽景色的、拥有强大资源的天然大课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与感受各种生物的独特色彩。

(二)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鉴赏兴趣

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兴趣均是保证学习成效的基础所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习兴趣是支持学生进步的主要动力,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学生对于美术的喜爱程度还是相对较高的,教师要对此予以有效利用,要想方设法来强化学生的兴趣,使其可以对美术作品的美感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进而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真正得以提升。在展开常态化教学之时,教师要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主要出發点,并对教学进行进一步完善,所选择的教法要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之前,必须要先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是学生的表率,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首先,教师要及时掌握美术方面的信息。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进一步的来说,美术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多不定的因素。所以,教师的意识必须要与时俱进,及时关注美术界的动向,利用空余时间多收集一些美术信息。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其次,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可以集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成长。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向学校争取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最后,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加强自身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想法,因为成年人和初中生的眼光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觉得美的美术作品学生不一定有欣赏的眼光。这样的差异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自然也就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作参照对象,避免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和学生产生审美代沟的现象发生。

(四)促进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整合

在很多教师的意识当中,美术教学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丰富的美术理论,而这种意识就会对教学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使得学生的兴趣逐渐丧失,审美能力的提升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说,教师要将教学重点置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上。在课堂中,要把学生的生活引入进来,让学生能够在较为熟悉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如此教学,也可使得学生对美术的认知更为全面,明白美术与生活间存在的紧密关联,学生自然也就能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所蕴藏的美。例如,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这一美术课程教学时,主要是围绕建筑内容、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的。因此,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可以带领学生到某个居住小区进行观察,使学生对建筑造型、小区景观设计、小区景色等各方面有一个真实的感受。对于这些美素元素,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而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此更为熟悉,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际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让学生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结合对小区的实际观察情况,进行美术创作,从而体现学生的生活艺术特性。当教师能够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真正整合起来,学生对于相关的美术知识就会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学生也能够从美术的角度去审视生活,其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就会能够达成。

结语

综上,初中美术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就要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结合初中生的美术基础和兴趣特点,发掘审美能力培养契机,并紧密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构建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鉴于此,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精神。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集中分析初中美术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爱霞.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1(03):215-216.

[2]刘明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31(05):151-152.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初中美术培养方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