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初探

2019-09-10 04:19陆伟红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环境美术活动生态

陆伟红

摘要:基于“生态”理念的幼儿园美术教育,重视教育环境的生态建设,关注美术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建立各种因素间互生互长的生态关系,形成良好的幼儿学习生态系统。教师应通过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实行启发诱导,支持幼儿想象创作;强化人际互动,打造积极的师幼关系。

关键词:生态;美术活动;教育环境

著名教育家、美学家滕守尧教授的生态式教育理论指出:教师要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察、思考、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使之更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和谐发展。在任何一个层次的教育生态系统中,人、教育、环境这三个因素是彼此相关的,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生态系统。

基于“生态”理念的美术教育,重视教育环境的生态建设,关注美术教育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幼儿个体、教师、家长、同伴、环境等),建立各种因素间互生互长的生态关系,使幼儿通过互通互融式学习,获得真实的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得到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轻松、和谐、自然的环境能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和每一幅作品,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思考。

(一)营造平等自由的氛围

陶行知说过:“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鉴于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唤起幼儿学习兴趣和促使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在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前提。在美术活动中,努力创造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幼儿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去探索。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不同个性,给幼儿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信任,使每个幼儿都能感觉到自己是被教师重视的。只有当幼儿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被认同的,他们才能表现得更自信、更积極。

(二)借助趣味性的材料

多样有趣的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促进他们的美术创作活动,支持幼儿更加便捷地获得成功。在幼儿的生活中,可利用的美术材料随处可见。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内容,巧妙地利用身边的材料,能给美术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在用废旧报纸设计发型时,有的幼儿揉成一个个小团变成一头小卷毛,有的幼儿撕成细条设计直发,有的幼儿捏成小纸片有序排列后就是一丝不苟的发型,还有的把报纸条折一折又是一款不同的发型……夸张而富有变化的作品,给了幼儿全新的体验。在接下来的美工区活动中,利用报纸的创作活动越来越多,有用报纸球拓印的,有用报纸做手环的,有用报纸撕贴小路的……普通的报纸,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

二、实行启发诱导,支持幼儿想象创作

幼儿天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世界的眼光。幼儿在没有顾忌的、随心所欲的美术活动中,呈现出来的作品在成人眼中或许是不科学的,但倘若让幼儿来阐述他们的作品,他们会从自身的角度把他们的作品解读出孩子独有的思想及情感。作为教师,应该赋予幼儿这样单独思考的权利,充分做好启发铺垫作用,拓宽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

(一)想一想

教师可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鼓励幼儿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想象与创作。比如在美术活动“创意撕贴画”中,教师随意地撕出一张小纸片,引导幼儿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再撕出一个图形,继续引导幼儿猜想会是什么,再撕出一个图形与前面的两个进行不同的组合,启发幼儿想象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启发,幼儿在接下来的自由创作中,不仅能主动地根据所撕图形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想象,还能添画创作出生动有趣的作品。

(二)听一听

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情感;绘画也是一种语言,同样是我们情感的表达。当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两种艺术形式互通互融,能碰撞出更多的创作火花。如在主题绘画“下雨天”活动中,我剪辑了两段风格迥异的音乐,一段舒缓轻柔,一段跳跃热烈。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起伏,用颜色的深浅、线条的长短、弯曲变化的幅度等,表现不同的雨天感受。

(三)玩一玩

以“玩”的形式导入活动或者贯穿美术活动始终,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思维活跃起来。如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线条”,我先让幼儿玩一玩彩带,观察彩带的不同舞蹈姿态,再将彩带的舞姿记录下来,让幼儿学习画不同的线条及线条的组合。之后,我让幼儿给舞者们穿上彩色的衣服,画出不同的色彩块面及其组合,在“玩”中幼儿就完成了一幅点线面的创意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玩法”,使之为幼儿掌握美术知识发挥独特想象服务。

三、强化人际互动,打造积极的师幼关系

生态理念下的师幼关系,强调师幼间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要求师幼双方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意见。教师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让师幼处于平等的双向交流状态。当幼儿在美术创作中遇到了困难,陷入瓶颈无法突破时,教师要及时助推一把,用智慧的点拨来帮助幼儿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而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做太多的干预,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此时只要做个默默的旁观者即可。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以赞赏和鼓励为原则。“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教师要把赞赏的感觉传达给幼儿,通过肯定的语言、赞许的目光、爱护的搂抱等肢体动作和孩子进行积极互动,紧紧扣住幼儿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师幼之间的分享交流产生真正的共鸣。

美术来自于生活,终将回归生活。在生态式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捕捉自然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帮助幼儿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使幼儿更深入地感受到事物的美好,这样,幼儿的审美创造力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晓杰)

猜你喜欢
教育环境美术活动生态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