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作文教学中要关注情感因素

2019-09-10 07:22陈霞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关注情感小学语文

陈霞

摘   要:情感是作文的灵魂,更是写作的原动力。小学语文主题作文教学中,关注情感因素,围绕着“情感”这一核心进行梳理和整合,不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落实和巩固了写作技能,也在情感的发掘、积累和表达中再次经历了一次深刻的体验,使得主题作文成为了学生一次难忘的心灵旅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作文;情感;关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1-0010-02

教学活动是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写作之基就是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情感是作文的灵魂,更是写作的原动力,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在进行主题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围绕着情感因素,着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丰满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自由的情感表达,将学生原本短暂且简单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写作内驱力,继而在发展学生的情感与审美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题作文教学开拓一片广阔天地。

一、“一口井”——挖掘教材的情感素材

主题作文是围绕着某个主题所展开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资源综合。其中,作为范例的语文教材是学生文字创作的源泉,是一口值得不断去挖掘的深井。在考虑主题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过程中,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素材,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教学资源。语文教材是诸多语文专家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文学样式众多,内容涵盖面广,其中的情感因素更是充实、生动而又饱满,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它是主题作文情感因素的最佳蓝本。教师应当用足、用好教材,深入钻研、仔细研读,让这些历久弥新的文字以及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成为学生构思写作内容的素材,成为他们点亮创作灵感的源头。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笔者从《燕子》《荷花》,以及《古诗两首(咏柳、春日)》等文中挖掘出春光中作者的情感表达,扣住“五线谱”“一大幅活的画”“万紫千红”等词句进行品读赏析,引导学生体味触景生情、意兴所致下的情感流露,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感叹:“春天好像一位魔术师,唤醒睡觉的小草,天地之间一片生机”。宜人春光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为学生在接下来的写景练笔中融入自身情感奠定了体验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素材,既可为学生作文提供“源头活水”,更有助于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共鸣。

二、“一座仓”——丰满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加强对教材中情感素材发掘的前提下,要进一步丰满学生情感体验,就要调动起学生自身的情感积累。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

每一个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经历中获得了多样情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值得教师从中去甄别、遴选,并进行适当地激发、鼓舞,从而让主题作文的情感刻画变得更加真实、鲜活。

在开启学生这座“情感仓库”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积极“蹲下身子看孩子”,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关注他们的重要经历,使得在主题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要结合作文训练目标指向和内容要求,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情感仓库进行积累和充实,根据作文题目中的中心话题,展开梳理和归类,让他们可以根据作文要求引出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与之相似的情感素材进行加工与运用。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时,学生探明原因,理解“最好”,领悟怀特森老师独特教学方法的“良苦用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身边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在面对挫折时的勉励、获得成功时的赞赏以及做了错事时的批评等等,体会什么样的老师可以赢得“最好”的美名,从而结合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为“师恩”这一主题的写作进一步丰满情感体验。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写作的“情感动机”,才能写出鲜活的文章来。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通过字里行间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三、“一眼泉”——鼓舞自由的情感表达

很多老师都强调,让学生们“想清楚了再写”,这样的要求虽然有利于帮助学生厘清从内部语言到外在文字的转化过程,但也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情感宣泄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学生的内部语言往往都是简约而又立体的,可能是一个画面、可能是几个词组、也可能是一种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作,使学生的主题写作过程成为一眼汩汩流淌的泉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情感的自由表达。要创设条件满足学生的自由表达需要,及时肯定学生在写作中所流露出的真情、真意。为此,教师可以采取“记录情感轨迹”的方式,帮助学生由内而外的生发,让学生在进行写作构思时,一边在脑海里“放电影”,回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真实情感;一边用简单的词语或符号,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从而能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文字信息,作为他们进一步完善的凭据。

例如,在教学以“写景抒情”为主题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布置学生带来自己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留影照片,分组交流,一边交流一边动笔记录;接着让学生进入“小导游”的角色情境,为全班同学有重点地介绍某一景點特色,营造出宽松欢快的集体交流情境,进一步鲜活印象,在随后的写作环节让文字在学生笔下自然成行。

关注情感因素,围绕着“情感”这一核心进行梳理和整合,让主题作文的教学有了灵魂,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了浓郁的写作氛围。不但促进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落实和巩固了写作技能;也在情感的发掘、积累和表达中再次经历了一次深刻的体验,使得主题作文成为了学生一段难忘的心灵旅程。

参考文献:

[1]张   涛.小学中高年级情感交互式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16,(22).

[2]陈丽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情感”空间[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12).

[3]蔡培科.关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写作旬刊,2017,(08).

猜你喜欢
关注情感小学语文
情感
台上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