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2019-09-10 07:22张杰槟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初中核心素养

张杰槟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促进生物教学,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生物知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素养、科学探索素养、理性思维素养、社会责任素养等。本文主要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65-02

201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学生核素素养进行了有关解释,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个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在各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生物学核心素养是以生物学科特征为基本立足点,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不仅要学习生物学有关内容,更要为健全心理特征打好基础,能够自主学习,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核心素养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关键地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培养理性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树立社会责任,从而挖掘深层次的学科知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生物知识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成为每个生物教师的教学目标。

1   生命觀念素养的渗透

生命观念是一种涉及生命现象及其本质属性、内在联系的认知与想法,来自于个体的观察与思考,包括结构、进化、稳态、物质等方面,涵盖功能观、适应观、平衡观、能量观等领域,对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简单的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如在教学《生殖和发育》时,学生对个体生殖及发育基础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了解遗传病在受精成胎、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的可能,让学生明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苦痛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明白生命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凝聚父母亲人以及社会的关心厚爱。

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习种子的结构时,给学生分发一小把种子(如红豆、黑豆、腰豆等),让学生从认识种子的结构开始,到选种播种,一路呵护培育,观察记录种子从萌发到开花结果再到衰老凋零的过程。对动态发展的学习材料,学生必定十分感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习惯和生命意识,从而起到为学生成长铺路的作用。

2   科学探究素养的渗透

针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生物学问题及现象,通过观察、提问、设计实验、实施方案等进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交流研究,就是科学探究的本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生物实验[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品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被部分老师所忽略,传统教学中生物实验的目的更多在于得出结果、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甚至是学生没有亲历实验过程而直接从老师口中获得实验结果。这样学生虽然获得了生物知识,但是获得的是“死知识”,并且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如此精彩多姿的生物学科,生物教师万不能将“生物”教成了“死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课时,学生根据日常观察,推测种子萌发可能受到了光照、土壤、湿度、温度、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种子的萌发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的科学探究活动,采用分组的形式,在分组前安排实验器材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每一小组探究一个环境因素,让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猜想,并将验证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展示。这样,学生对亲手验证的结果和实验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印象会更加深刻。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无形中锻炼了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享受了生物实验带来的乐趣。

3   理性思维素养的渗透

理性思维的明确性和充分性是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指定方向的,对于生物事实的观察比较、演绎推理、归纳概括、探讨阐释和审视论证,是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并不是唯一目的,让学生获得科学思维习惯更有利于其终身发展。教师可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内容或知识点,展示数据、图表、与生活相关的文字案例或者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进而逐步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2]。

如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这一知识点教学中,引用“想一想,议一议”的数据,让学生分析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有何差别?在此基础上追问:①为什么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多?②减少的氧气在哪里被消耗掉,而增多的二氧化碳又是从哪里产生的?③吸入肺泡的氧气如何运输到组织细胞处?④观察书中插图,分析肺泡有哪些特点利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教师通过引用数据、插图,设疑启思,引导学生揭秘呼吸生物学原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此外,在总结或复习阶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画概念图或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对已经掌握或者学习过的知识内容、思维方式、方法技巧等进行整合汇总,从而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4   社会责任素养的渗透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学生已经可以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教材中关于社会问题的延拓,能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和社会现象的联系。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生物学涉及广泛,医食、环境、生命等都是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基于生物学与社会紧密联系,在生物教学中,老师应在传授知识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的教学中,教会学生读懂血液化验单,要求学生回家收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化验单进行分析,并为他们的健康生活提出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的责任感。教师应重视渗透STS教育理念的教育,利用“科学·技术·社会”中资料,或是根据教学内容补充社会热点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如海水稻的培育、垃圾分类政策、温室效应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担当。

5   结束语

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每一节课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琳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

[2]魏少梅.例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以“流动的组织——血液”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5).

[3]裘瑶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19(14).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初中核心素养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