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019-09-10 07:22陈婷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陈婷

【摘 要】虽然现阶段计算机正在不断普及,但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家庭及学生的个人原因,导致其对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仍然参差不齐。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现象,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采取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并分析其相关应用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71-02

当前,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的掌握程度及认知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只懂如何开机关机,不知道如何进入系统;而有的学生只是将电脑作为聊天娱乐的工具,没有真正了解过相关操作功能;还有些学生则从小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会做一些简单的PPT甚至会操作word、表格[1]。而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掺杂着家庭因素、学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等。为有效解决学生之间计算机操作差异化,信息技术教师应学习其他学科教学模式,取长补短,实行分层教学,有效补齐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1   分层教学法简述

现阶段,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应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学生层面,即分层教学的有关依据和关键点;其次是教师层面,即分层教学后,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由于分层教学法的理论教学依据是根据学生现存的知识水平差异制定的,所以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差异,对不同信息技术操作运用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并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有些学生天生学习能力强,能够熟练的掌握和操作计算机,教师对他们应严格教学、严格训练,使其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养成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有些学生对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掌握不错,也有着一定的学习能力,虽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没什么困难,但是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学习能力。针对这类学生,应要求他们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有所延伸,使其成为第一种学生的后备力量。最后,就是一些计算机操作水平低、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低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从小就没有接触过电脑,不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几乎为零。针对这类学生,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降低教学难度,给他们布置一般的学习任务,要求他们多训练、多练习、多观察、多学习,从而养成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并在不断练习、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2]。

2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教学形式分层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而一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掌握程度较低的学生,很难跟上学习进度,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进度,展开分层教学。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顾及到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对计算机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开展差异化的分层教学活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學中教师可采取全班授课,分层辅导教学的教学模式。首先按照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进行全班授课,然后安排优等生和一般学生实际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详细讲解,也可以适当演练,或者可以安排优等生对一般学生进行教导,使他们在辅导其他同学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反思,有效提升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理解掌握程度。

2.2  教学问题分层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提问也是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环节既能够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让学生检验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同时获取一定的学习反馈。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将问题分层,可将问题分为简单、一般、困难三个层次。首先应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多给一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其次,可以将一般问题留给中等生,将困难问题留给优等生。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3  课堂练习分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绝不能停留在学习理论知识,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练习中,也要有效区分教学层次。如教师可以设置三种难度的练习——简单、一般、拓展练习。针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练习入手,一般学生则可以在完成简单练习后继续做提升练习,从而逐渐进入到拓展练习中。优等生则可以对三种练习方式逐渐一一攻破。这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方式,能帮助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获取较好的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胡翠.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2]何正.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