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2019-09-10 07:22许永双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许永双

【摘 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索兴趣。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认知、思考、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纳入了演示、探究、拓展等物理实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空虚乏味,缺乏创新性。本文以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切入点,分析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探究苏教版教材背景下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苏教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96-02

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1  帮助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理解物理知识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对初中生而言,物理理论知识抽象不易理解,学习中往往步入了死记硬背的误区[1]。物理实验为学生演示了在既定情境下物理规律的变化,将物理知识形象化,学生参与实验,通过感官将实物转化为数字符号,从而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物理实验中,学生的认知经历了从实物到图像再到数字符号的过程,更符合其认知心理。

1.2  提升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有助于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比传授式教学,实验教学法强调了学生参与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五官与四肢默契配合,观察事物变化、总结规律,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物理实验是实践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将物理知识的学习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1.3  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物理实验过程是学生认知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动手操作时学生往往会具备自主意识,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2]。因此,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1.4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物理实验强调了规范性操作,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应遵守实验室相关规定,有助于学生规范性意识的养成。实验过程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第二,在物理实验课程中,学生在操作中往往会出现操作错误等情况,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升。促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是一个认知、纠错、探究正确结果的过程,物理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

2   苏教版教材背景下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探析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认识不足等问题,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不足,无法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创新 。

2.1  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景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物理规律结合生活实际使物理学习事半功倍。实验演示是教师操作,学生通过感官接收信息,从而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具有趣味性的演示更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操作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同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3]。如苏教版初中教材上册第二章“光的色散”,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用棱镜对白光进行色散,在教室中呈现出彩虹般的颜色,让学生感受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形成的物理现象。演示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愿意去探索“彩虹”出现的原因,此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相对讲授方式一味的灌输与总结,演示实验创设情景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启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供生活化情景,教学效果会显著提升。

2.2  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由于以前的物理实验往往仅局限于实验室内完成,操作过程机械重复,导致学生丧失了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学生潜意识中认为物理实验应以班级为单位,按部就班的在实验室完成,在实验过程中也会显得束手束脚,有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缺乏实验方法创新意识,惯用同一种实验方法。但物理来源于生活,更好的认知世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实验室只能作为一种特定简单的教学环境,不应将物理实验局限于实验室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创造多种不同的实验操作方法。物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将生活与物理知识相互融合,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小事务进行物理实验,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4]。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眼镜做物态变化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冬天从室外到室内眼镜为什么会有雾气。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思考生活中与此相似的情况。学生通过眼镜实验能够亲自感受到液化、气化的过程,并且在生活中举一反三,提升了自身的观察力、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谨慎观察,在反复探究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打造有趣、可随时操作的小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尝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好习惯。

2.3  创新探究式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探究式实验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包办探究过程的情况较多,学生没有机会亲身体会实验中探究的过程。探究性实验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消化理解物理知识,同时还注重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统筹规划能力,引导者才是教师在探究实验中的主要角色。在课程开展前,教师应明确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目标、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在实验过程中适当干预、引导。课程初期,给学生讲明探究实验的思路以及方法,避免学生实验脱离教学目标。

2.4  在实验中融入新型科技元素

科技飞速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不仅限于与自然现象不可分割,同时与科技联系紧密。认知物理规律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应加强学生对科技的认知。如在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的太阳能一课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讲解平面镜应用于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原理。既帮助学生复习了以往的知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了解目前太阳能科技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初中物理教师逐渐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创设情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勤动手、加强学生探究以及融入科技元素等方面探究了物理实验课程的创新,希望有益于物理实验课程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庆,赵宇,曹硕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9)

[2]周玛丽.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7(4).

[3]廈门市初中物理学科指导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多元目标多元策略研究-初中学段物理学科[M].厦门: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7.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教学参考[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八年级),2018.

猜你喜欢
苏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