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语言表述探究

2019-09-10 07:22蒋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蒋兰

【摘 要】物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有着一系列独有的语言体系。物理语言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的特点,能促使学生形成逻辑缜密的思维习惯,提升他们的物理综合素养。本文将从做好物理语言表述的角度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物理语言;教学策略;表述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98-02

从以往物理教学现状上看,物理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学科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物理学科专业语言的训练和培养,部分教师认为:教学语言是语文老师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教师注重的是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考查和简单公式的套用,注重了物理结论的把握,却没有深入问题的探究,更不会去关注语言表述。有时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教师直接告知学生结论,并不重视如何通过自己的语言积极地用物理语言表述。从学生的层面,他们也是更多的关注物理学中的符号、概念、规律等,甚至说对这些知识,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达到记忆的效果。又由于他们分不清生活语言和物理语言的区别,所以在做题时对拿到的题目读不懂、看不透。

1   物理语言表述的重要性剖析

物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语言具有特殊性,如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初中物理教师若要做好物理学科的教学,首先应从做好物理语言的教学着手。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此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让他们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是非常关键的,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众所周知,物理学科蕴含了大量的物理符号、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公式,这些内容不能有半点偏差[1]。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物理语言的合理准确运用。它承载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同时又是体现思维活动的表现方式。只有掌握了准确的物理语言,才能够对物理现象有深刻到位的把握。而在物理课堂中,语言的表述环节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决定了学生接收信息量的大小,以及消息准确度的高低。这个环节做好了,才会有下一步学生在头脑中对所接收的信息再加工,然后再根据所加工的内容,进行理解内化,表述出来,也就是物理语言的表述。笔者所探讨的是初中生物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表述问题。

笔者认为:所谓物理语言的表述问题,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所讲话的内容,也指学生通过看书面材料,如教材或者是笔记等书面语言的接收。這个前提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物理语言一定是准确、可以理解的,也是便于加工的。

2   物理语言表述的有效策略

2.1  教师要做好语言表述的引导工作

首先,教师要做好语言的引导工作。初中物理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由于其学科逻辑思维的缜密性以及通篇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公式、原理、概念符号等内容,学生接受起来还是有难度的,而此时教师的语言引导作用非常关键。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还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直观性,让学生明确教师所说的语言内容,在许多概念中,如在学习声音这一章节时,通常用大小来表示声音的响度,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音调,还有许多概念内容中的强弱之分、快慢之别、大小、多少、高低等的描述中,这些词语的运用是不能互换的,教师一定要对这些概念进行准确的传输,这是物理语言表述的首要环节。

2.2  注重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工作

刚才提到的学生所接触的物理语言表述问题,关系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生直观的去听教师讲话,二是学生对所呈现出来的文字材料的阅读和理解的过程。在第一项中,即面对讲话的过程中,学生是需要静心倾听的,并且要认真思考。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需要教师要求学生在听讲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不可分心,和教师讲课的节奏保持一致,做到同频率反应。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接收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而准确剖析出教师语言中许多不同的概念。即使是同样的说法,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也有着其特殊的含义[2]。

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的语言功底要扎实,要能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课堂上尽量做到语言生动传神、精炼到位,如“做工”和“做功”的区别。同时,教师要力求以生活化的讲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物理学科的本质还是要回归生活的,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然后再回到生活中总结、提炼物理学科知识,以达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

2.3  关注学生阅读文字能力的提升工作

学生对所拿到语言材料的在头脑中进行理解的过程,是指学生对文字阅读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字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还应关注高质量的阅读过程,即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后,对物理材料的深刻领会、理解其中物理学知识的方法。由此,在读的时候,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提取关键字眼、抓取重要的内容进行勾画、理解,真正实现从机械性的阅读向有意义的阅读转换。为了做好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工作,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求知兴趣,想去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求帮助。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构建阅读提纲,如本次阅读,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边读边思中,逐步去理解阅读内容。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水的沸腾实验”所需的物品、实验步骤、准备工作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准备好相关器材,从而认真做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   结语

初中物理以其特殊的学科特点、缜密抽象的语言特色引发大家的关注。物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物理学科语言的特点,探讨出切实可行的物理语言表述策略,为下一阶段学生的头脑再加工奠定基础,为学生口头或者书面再输出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为形成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云.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2]张秀军.浅谈初中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0).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