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2019-09-10 07:22李招沣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有效性

李招沣

【摘 要】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应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高中物理知识内容难度比较大,对教师教学水平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些不足,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革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中结合高中物理教学,以福建省高中物理所用鲁科版教材为例,提出几点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10-02

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高考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更多人的重视[1]。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加深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1   巧妙设计课堂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很多物理现象和原理需要通过实验验证,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物理实验教学应用不是很广泛,实验教学仅仅是知识传授的方式之一,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兴趣的培养。高中物理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采取随堂实验的方式,在课前让学生了解课堂活动主题: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原理和结构优化实验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加速度、位移、平均速度等概念,自主设计实验活动,在实验中分成两人一小组,讨论环节分成四人一小组,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式,指导学生实验步骤,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再借助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装置,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如倾斜轨道向上运动、倾斜轨道向下运动实验以及下落运动等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及时采取实验调整措施。通过自主设计和操作实验、结合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获得了新知识、体验了知识的探究过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实验活动,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优化实验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以及音乐等各种教学资源有效融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的形象、直观,让枯燥无味的物理知识内容更加的生动有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高中物理知识有不少的概念、定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的展示物理知识内容,借助形象的画面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教师可借助小车实验在毛巾、纸板、木板以及玻璃等平面上开展实验活动,通过这样的实验对比活动,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可以不断的运动下去。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没有办法对实验现象进行演示,部分推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结论理解存在困难或者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模拟实验,让小车在绝对光滑的平面运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知识。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的有效结合,解决课堂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更加具有说服力,从而加深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2]。借助多媒体能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完善学生物理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有效设计课堂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质疑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课堂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活动,教师参与学生讨论活动中,适当的引导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課堂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设计针对性的课堂问题,优化课堂学习和讨论互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斜抛运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斜抛运动的概念,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

礼花、链球、铅球、铁饼以及高尔夫球在空中运动,是否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初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的?是水平方向还是其他方向?礼花、链球、铅球、铁饼以及高尔夫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这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借助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对斜抛运动的概念进行认识和理解。在课堂学习和探究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疑难点给予启发和指导,清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借助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斜抛运动的概念,掌握斜抛运动的特征。再结合问题设计,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和验证,深入理解和掌握斜抛运动中射高、射程和初速度、抛射角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4   结语

高中物理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结合物理学科规律,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实际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有效利用物理实验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注重课堂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志坤.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J].高考, 2016(15).

[2]蓝树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读天下,2016(23).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