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作业的设计研究

2019-09-10 07:22陈丽梅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陈丽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对高中教育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生物属于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了解生命个体特征的主要途径,作业则是日常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师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设计校本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校本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22-02

核心素养是当前的热门课题,也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设计校本作业,综合考虑本校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等因素,且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作业的个性化与科学性,使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1]。

1   设计开放型校本作业,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在以往高中生物教学中,作业以抄写、背诵教材内容为主,显得机械无趣、乏味枯燥,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难以真正发挥作业应有的价值。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设计校本作业,教师首先可设计开放型的作业,作业内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突破传统作业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作业中发散思维,提高与锻炼创造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最终高效完成作业,辅助对课内知识的理解。

如在实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时,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主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即酶的作用:在细胞代谢中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化学本质: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少数为RNA;特性: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笔者设计开放型校本作业:研究含酶牙膏、加酶洗衣粉、多酶片、溶菌酶中的酶,并利用这些物品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作用,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实验方案,注重实验环节与步骤,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与完整性,让学生融入个人创新性的见解。这样运用校本作业帮助学生明确本章节的重点与难点部分,使其通过及时巩固,加深理解记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本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2   设计合作型校本作业,不断强化学生生命观念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校本作业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需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除了设计一些个体作业之外,还要设计一系列合作型作业,关注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并与他们的学习方式相适应[2]。因此,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作型的校本作业,使其运用归纳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一些与生命现象和规律有关的问题,不断强化他学生的生命观念。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以下合作型作业,任务一:小组讨论并总结氨基酸结构的特点,请小组代表表述;任务二:小组合作试着写出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任务三:请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一条肽链中至少含有几个氨基和羧基,为什么?如果是n条肽链呢?并列表格总结规律,派代表上台展示与其他小组分享;任务四:课前布置小组合作完成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模型构建,可以制作教具,课堂上请小组展示;任务五:请小组成员合作用自己的方式表演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任务六:小组代表收集蛋白质功能方面的相关资料并上台分享。如此,借助课前课中合作型校本作业让学生深刻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强化他们的生命观念。

3   设计实验型校本作业,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校本作业,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型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研究校园和本地的一些生物现象,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可设计一些实验型校本作业,组织学生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探究,并对实验现象与结果进行交流与讨论,使其思维发生碰撞与交流,一起研究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笔者一改往常直接用菠菜实验,而是对实验进行改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三个小实验:①探究不同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种类及含量;②探究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叶片中的色素及含量;③探究非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及含量,然后让学生收集校园植物材料進行实验,在用层析液分离色素时,学生就滤纸条会软掉容易没入层析液中的问题,进行层析装置的改进,自制了简易分离器。所以课后布置一些实验延伸类的实验,不仅是培养动手能力,更是真正促使学生去探究,提升了实验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

4   设计生活型校本作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生物本来就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学科,教材中有不少生活化元素,现实生活中更是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现象,很多问题可以从生物角度分析和解释[3]。对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可以设计生活型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周边的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和研究,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主动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知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如在进行“人类遗传病”教学时,学习完教材内容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周末调查人群中几种常见遗传病。如白化病、红绿色盲、高度近视和少白头等病症,每个小组调查10个家庭或家系中的遗传病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计划→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的流程进行,使其进一步理解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特别注意环境污染的影响,促使他们主动宣传遗传咨询、优生优育和禁止近亲结婚等健康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校本作业,可以营造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引领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与生命,增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使其更为牢固的掌握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继而提升生物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关慧.基于科学思维的高中生物作业设计与评价[J].名师在线,2019(3).

[2]赵鹏程.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J].甘肃教育,2018(18).

[3]马晶晶.优化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中学生物教学,2017(16).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