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绿色生态课堂研究

2019-09-10 07:22王秀英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王秀英

【摘 要】新《大纲》提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而课堂教学作为课程知识传授的基本形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题型变化多端,、知识点繁多、知识面不断拓宽。初中数学的学习课程从具体逐渐向抽象转变。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绿色生态课堂,帮助学生更高效率的学习数学是本文研究的中心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绿色生态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40-02

“绿色生态课堂”作为与传统“灰色课堂”相对的概念,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充分激发与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灵活性要求较高,而开展绿色课堂,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消极接受知识的局面,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本文将阐述构建初中数学绿色生态课堂的必要性,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和初中生数学课堂的现状,探讨针对性的方法。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与绿色生态课堂的先进性

1.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注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状况[1]。综合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且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数学课堂上的授課显得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过分注重学生卷面成绩,把形成结论和解题的具体过程变成了直截了当的下定义和模仿练习,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和粗糙的反复练习获得的知识并不牢固,数学的原理与思维过程被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参与课堂中,“人在课堂、心却在课外”,学生对数学课堂没有参与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不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1.2  绿色生态课堂的先进性

绿色生态化教学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各地的示范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充满自由的课堂中踊跃探索,积极提出与解决问题[2]。从公开课堂展示来看,生态化教学大有成效,具有可操作性与先进性,因而受到诸多教育、教研工作者的关注。曾有外国学者说:“一个成功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组织良好的课堂”。何谓组织良好?普遍的看法是教师与教学生之间和谐的课堂关系,课堂数学时师生之间的默契互动与配合。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环境使数学课堂呈现共同发展的趋势,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局面,并且共同追求更高层次的数学教育与学习境界。个人认为,绿色生态课堂不仅是组织良好的课堂,更是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课堂。

构建初中数学绿色生态课堂可以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激情,使之在数学这门学科上不断深入学习、克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积极构建组织良好的生态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得到良好发展。生态教学系统的多种因素,如教师教学、学生、课堂环境等,能够进行良好的绿色流动连接,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生成一个自由和谐、融洽愉悦的课堂生态环境。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并自主探索相关问题,从而提升课堂知识吸收的有效性。

2   构建初中数学绿色生态课堂的具体措施

2.1  转变课堂模式,开展交互性课堂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上课谨遵课本教材授课,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也不会主动去问,教学效果较差。

在绿色生态课堂的模式中,教师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身份鼓励学生上台讲出数学知识点与解题方法。教师在台下听,学生在台上讲,教师通过倾听学生台上数学题目讲解,寻找学生对知识了解的误区与解题的不足之处,而后进行针对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相较于传统被动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在生态课堂里,学生能够动脑思考数学原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2.2  开展高效课堂,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

初中数学新教材课程内容改革注重学生学科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培养,并且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的思想。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为主的理念,开展轻松愉悦的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高效率的掌握知识。

如在上海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圆和扇形的面积”一课中,笔者规定面积,让学生上台展示画出圆形与扇形,并说明画法及相关数学原理。学生积极踊跃的举手参加,画出图形并阐述理论依据,在台上学生阐述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也认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台讲述数学方法,从此过程中考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生态课堂才能与高效课堂紧密联结,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生态课堂的有效性

由于初中数学较为抽象,学生不大容易理解,学习的兴趣也不浓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将初中数学与日常生活进行连接,通过趣味的教学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为了使数学课堂充满绿色“生命流”,教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充分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积极性。如在七年级(上)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形的平移、旋转过程,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动态的印象,结合图文、音效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与学相互影响,形成良好的循环,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形成绿色生态的有效课堂。

3   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改革理念中,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初中数学教师应思考、探索如何构建初中绿色生态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中习得相应的数学知识。构建初中数学绿色生态课堂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数学技能与知识掌握程度并能够灵活运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需要不断提升教学素养,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翠微.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

[2]寇建周.切入问题式教学,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8(35).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