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思考

2019-09-10 07:22刘艺施娟娟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刘艺 施娟娟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和思考性的学科,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很有必要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性;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组织实践活动等。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发挥自主性,深入学习数学内涵,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53-02

“研究性学习”讲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動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并高度重视学生思考和研究的过程[1]。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够很大程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进行策略思考。

1   设置相关的课堂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方法,其强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研究成果[2]。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教学巧妙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研究过程,也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如成立数学学习小组等方法,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寻找答案。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相互之间的知识迁移,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完善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和相关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主动性。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数学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课堂问题,通过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设置有趣的课堂问题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相关知识的兴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设置相关的数学课堂问题。如在解析几何相关章节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解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解析几何涉及到哪些方面的知识?解析几何相关的知识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哪些内容有联系?解析几何一般涉及到哪些题型?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能够更加具有主动性和方向性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的互助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在这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3]。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已经不再拘泥于教材知识、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而是更加注重和强调学生学习和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其中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就是通过基础性的教学和训练使高中生具备更高的数学素养,使其成为自主学习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助交流,也能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堂的效率。如在教学和讲解数列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细致的讲解一下数列的知识及其涉及的一些问题,讲解之后布置一道数学题目:购买一件2000元的商品,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每期付款的金额相同,购买一个月之后进行第一次付款,第二个月进行第二次付款,以此类推,四个月之后还清,若每个月的月利率为0.8%,每个月的利息按照复利计算,则每期付款的金额为多少?在进行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设未知量X并计算每个月的利息、应付款等求出最后的结果。

3   开发多种多样的数学教学资源,组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

高中数学学科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其中包含的数学教学资源也非常多,在高中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提高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研究性学习”不仅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也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适当组织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如数列实际运用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各个不同的银行,组织开展以“调查银行存款利息”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调查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调查所得的数据和数列相关知识对银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单利和复利进行计算,让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数列问题的内涵。

4   结语

总而言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能够使高中生更加高效的学习和理解相关数学知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知识研究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因此,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为学生创设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激发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加高效的学习高中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鲁洋.关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

[2]段福彪.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3]侯启伟.学习困惑,打开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大门的一把钥匙[J].数学教学通讯,2019(12).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