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理念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途径

2019-09-10 07:22刘敬国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

刘敬国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中学教育领域的全面推行,对物理学科的探究性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应以探究理念为指导,在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评价作用,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夯实学生科学探索的基础。贯彻探究式教学理念,不仅可以提升中学生物理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物理学科探究观念,是现阶段物理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探究式理念融入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出发,对新教育形势下创新物理教育形式的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探究性理念;中学物理;沟通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75-02

物理知识与探究活动是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科学探究过程贯穿着初中物理课程的始终,而物理知识为科学原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初中是学生开始接受物理知识教育的启蒙阶段,知识的基本原理、研究过程、应用领域等需要教师深入讲解,通过基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帮助学生构建起基本的物理学习观念,进一步落实中学阶段物理学科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神。

1   在中学物理课程中融入探究性理念的重要意义

1.1  调动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究兴趣

中学时期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了解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树立起端正的物理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索兴趣,对学生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是十分关键的。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仅依靠学习目标的硬性设定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此教师应该将探究性精神合理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引领学生发散思维,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设置下一阶段的兴趣点,探究式学习的发展实质上是学生不断完善物理认知体系,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过程,是激发好奇心、查询疑点与寻找答案的重要发展道路[1]。

1.2  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

由于部分物理原理、概念较为抽象提高了理解的难度,需要教师以研究性原则为指导,合理运用实验操作、科学演示、实践观察等引导手段,让学生将基本原理与实验、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与此同时,教师在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情景的创设、简化模型的观察、教学语言引导,可以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在自由的环境中引领学生探索物理世界。

1.3  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物理学科的本质

物理学科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本质依托的是实验,因此物理学科中探究真理、创新方法就非常重要了。科学研究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究过程,既是建立科学认识基础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不断了解科学本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物理世界,为科学事业输送更多的人才。

2   在物理课程教学中融入探究性理念的有效途径

2.1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物理课堂的参与度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术”交流的作用,人们从交流中获得知识,从交流中获得启发。中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学术”交流,各种不同的观点、方法和技巧相互交流与碰撞,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探究性学习方法的体验,能够深化对探究价值观的认知,从而推动学生探究情感的发展[2]。教师必须参与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必要指导,与学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使學生乐于主动探究。

2.2  夯实物理科学基础,深化与实践生活的联系

任何探究活动都应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资料、概括结论都离不开科学知识。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只能融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必须以知识的教学为载体,没有知识探究就很难深入进行下去。教师既要重视书本知识讲解也要重视生活、实践中的知识串联。来自生活、实践和实验中的物理知识同样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深化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物理学习的趣味性。

2.3  平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拓展师生沟通渠道

教育与学习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通过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理世界,构建基础科学体系;学生通过学习激发自身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丰富学识拓展自己的思维认知[3]。在新教育发展形势下,学生既属于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行为的主导者,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与学生的关系,发挥教学指导、组织、纠正功能,强化物理课堂实践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物理学科教学技术,拓展师生交流的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2.4 注重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塑造积极的探究价值观念

教师在日常物理教学中融入探究精神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发挥教学指导、评价的积极作用,构建科学、合理、公平的教学评价机制。在具体的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原有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观念,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改变过去“唯成绩论”的物理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阶段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中学阶段的学生需要一定的肯定评价,树立起学科探索的信心才能更好的将探究情绪转化为探究活动的执行动力。为此教师在综合评价的阶段,需要全过程参与,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具体表现、学习潜力、课后反思等行为进行观察,巧妙的运用教学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究价值观念。

3  结语

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时期开设的物理学科既是学生科学认识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构建基础思维系统、养成独特科学探究观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探究式理念为指导,通过对学生探究价值观念的引导、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基础科学知识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拓展师生交流的途径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自主探究兴趣,逐步实现中学物理的教学引导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佩雄,刘通.例谈STEM教育理念下虚拟现实技术zSpace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师,2018(9).

[2]李婷婷,王晶莹,李西营.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8(4).

[3]张海丰,李颖,韩海生,等.科教兴国背景下中学物理教育实施案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18(8).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巧解中学物理的比值题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基于“学习金字塔”的中学物理教学改进研究
a绝对=a相对+a牵连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运用
挖掘隐含 找回漏解
中考物理估测题之常用物体数值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