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物理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2019-09-10 07:22王丹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新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王丹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物理学科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学科,尤其是物理实验教学,更需要学生有细致的观察、严谨的思维、全面的思考以及较强的计算能力。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替代应试教育,物理实验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求教师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自制实验仪器,启发创新意识;提倡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拓展实验空间,提高创新能力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创新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82-02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创新物理实验主要是指,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改造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实验步骤和实验技能向实验创新过程转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创新知识转化,以期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拥有创新探索精神的全面型人才。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学生的创新意识很难得到激发,实验学习兴趣更是“荡然无存”,严重制约了创新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其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占据课堂活动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想改变这些现象,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1   自制实验仪器,启发创新意识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取和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个成功且具有创意的演示实验,既能有效调动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着重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为学生演示实验时,要有意识的利用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作为实验仪器,并自制演示实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更为深刻地掌握其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而且通过以学生熟知的物体自制仪器,也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为学生实验创新思维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做压强实验时,笔者先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相关的实验器材(实验室),我们应该怎么进行实验?”以此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创新领域,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在实验室做压强实验的具体步骤和使用的相关器材,并在课堂上发言。然后,拿出课前准备的小刀和铅笔为学生演示压强实验,如用小刀把铅笔一端削尖,用食指向中间挤压铅笔的笔尾和笔尖,接着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为什么不一样?”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在压力一定受力面积小时,压强较大”这一知识点;最后,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想一想:“如何利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如何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提倡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物理学科是一门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定律和实验原理,必须依靠探究才能得出结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而是一味地利用传统的演示实验方法教学,致使学生创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实验教学效率降低。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原理及现象,从而使学生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实验规律,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如在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采取探索性实验方式来演示实验,并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具体实验步骤,以期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的实验探究学习做好铺垫作用;然后,待学生观看完实验后,先让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进行前,让学生思考:“物体的浮力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实验现象及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提出:“通过实验表明,我认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有的学生认为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有的学生认为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最后,针对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观察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拓展实验空间,提高创新能力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有教师认为实验室才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场所,并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的小实验,缺乏对实验活动的创新,对课外实验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对一些具有创新想法的学生,往往不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去验证想法,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物理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如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穿插一些课外小实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另外,在对实验室中缺少的一些实验器材,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创新、动手制作。如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实验器材,如此一来,既能够有效降低实验难度,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是构建创新物理实验课堂的目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创新物理实验”课堂模式落到实处,更要大胆创新、不断尝试,研究出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进而真正实现创新物理实验教學的价值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黄国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学理科园地,2019(2).

[2]徐长鸿.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猜你喜欢
创新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
从“文化践行”到“学子讲堂”
基于创新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