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7:22靳胜军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靳胜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改要求,改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氛围的最有效途径。当下,所有的高中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成果继续分析,希望能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05-0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1]。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下高中数学教学实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论做指导,而且也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关系。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1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原则

1.1  秉持“人本教学”理念

“人本教学”理念即要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所以高中教师应始终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2]。

1.2  遵循“公平教育”原则

“公平教育”即教师一视同仁,不因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好坏而分别待之[3]。学生只有受到公平的课堂待遇才能感到愉快,所以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遵循“公平教育”原则,把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心上,力求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感受。

1.3  尊重学生,拉近师生关系

学生会因为教师尊重自己而尊重教师,师生双方才更容易建立和谐的课堂互动交流关系,课堂气氛才能变得更加和谐而稳定[4]。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学生,给学生留面子,这样才能让教学过程平稳进行。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高中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若不具备很强的思维能力,就无法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的本质,也就更加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为此教师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理解力、分析力、推理力、判断力等方面的培养。

2.1  引导学生从具象的事物着手,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思维,认为新知识自己必然不懂,也就不必要学习,学生由于缺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思想,也就无法主动学习数学新知识。如数学概念的教学,部分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看待事物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个教学案例,眼前发生的事,而无法从概念、规律角度看待问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象的事物着手,结合数学概念理解抽象的事物。

如在向量概念的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向量的概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三条线段是否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而是否也能构成三角形?学生回答“是。”那么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通常在讨论几何问题时,会讨论些什么问题,平面几何的边角问题等。

再如,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在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函数的变化趋势,自变量按照某种规律变化时因变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变化等。如用图1(某地区气温变化)引入,然后重点让学生对图像进行分析,即可以将图中曲线分为几段?每段的的特点?描述这些不同时运用哪些数学语言?以促进学生对单调性这一概念的理解。

2.2  以实例构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分析力

生活情境教学即教师以生活实例构建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定义和特点。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常听常见的生活实例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继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如以“探究菜谱中的‘拍黄瓜’这道菜的做法”为例讲解何为算法、算法的特点和使用方式是什么,其中“拍黄瓜”的过程和步骤即算法,而根据“拍黄瓜”的过程可以发现,算法具有有穷性(拍黄瓜的过程不会一直持续)、确切性(拍黄瓜的目的明确)、输入项(一根完整的黄瓜)、输出项(一盘被拍碎的黄瓜)和可行性(把黄瓜拍碎是可行的)几个特点,而根据算法的定义和特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程序框图表述拍黄瓜的过程,并在其中渗透算法的解题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3  化抽象为简单,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数形结合是解析几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高中重难点的圆锥曲线而言,数形结合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学习的难度。常用的数形结合方式有几何法、交轨法等,基本过程就是建系、设点、列式、化简、确定点的范围。

日常我们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学生都会按照定向思维发展,往往都先想着图形,因为数形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时可以最直观地看出问题的趋向,而不是仅仅靠主观想象去判断,那样不但不能保证准确性,甚至很容易造成思维误区。如曲线的焦点位置确认,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直线与双曲线或抛物线位置的关系时,数形结合的使用不仅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简单的判断出那些特殊的问题,过程也相对简化。避免烦琐的运算,也便于判断那些特殊情况。

2.4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综合力

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上,教学内容的转变必须要引起教师的注意,介于圆锥曲线几乎年年是高考的考试聚焦点,就目前教学过程中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完全不能让学生完全的掌握圆锥曲线的应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教学,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出发,选题必须要符合由易到难,由中低档题为主,以难度拓展为辅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对内容的掌握也可以循序渐进。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结合,可以采用分段式或者是拆分式教学,让学生从解决小问题开始,逐渐地深入到解决综合问题。

3   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改变数学课堂“死板、枯燥、无趣、低效”之情况,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优化教学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下足功夫,引导学生逐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文辉.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 2015(19).

[2]李卫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 2016(34).

[3]刘艳平.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

[4]张紅光.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 2016(5).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