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

2019-09-10 07:22江赣飞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阅读能力小学数学

江赣飞

【摘 要】阅读是顺利进行数学活动的基础。数学教师可以从激发兴趣,以“疑”导读;手脑并用,以“动”带读;多样表述,以“思”促读;咬文嚼字,以“辨”明读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10-02

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它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前提,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当前部分数学课堂仍然存在“急、功、近、利”的弊端和陋习,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为此,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迫在眉睫。

1   发现问题

一次独立练习,其中一道题目错误率很高。题目如下:

小红在看一本书,前4天共看了120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58页。这一周平均每天看书多少页?

四个班的错误人数如表1:

四个班总计错误人数58人,错误率高达30%。错误原因主要集中在这两点:①看见前4天共几页,以为后3天也是共几页。②只看了前面一句话,后面一句求平均每天多少没看到,只算了总页数。也就是说,学生在做题时,根本没有把题目读完、读懂、读透,就开始匆匆下笔。由这道题目反映出:小学生不论在数学阅读能力上,还是在数学阅读习惯上,都是有待加强的。

2   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措施

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数学阅读的训练,更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让学生能更充分、更主动地去阅读和理解,从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养成认真阅读、仔细分析的好习惯。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的几点措施。

2.1  激发兴趣,以“疑”导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进行数学阅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盲目地阅读[1]。只有经常训练,学生才能慢慢形成“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的良好习惯。

如《看日历》这节课,在学习年月日的知识后,学生对一年有365天或366天提出质疑。教师可顺势让小朋友认真阅读书本“你知道吗”。读完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有的学生已经动笔演算,计算四天少的时间合在一起是否真的是接近1天。他们还对“末尾两个0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有所疑惑,表示回家后要借助网络去好好研究平年、闰年的相关知识。数学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2  手脑并用,以“动”带读

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重在理解领会,实现领会目的之一就是“内部语言转化”,即把阅读的内容转化成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2]。数学语言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教师可以边读边画、边写,带领学生多动手,在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手脑并用,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开拓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案例】

题目:超市第一次进了5桶油和3箱饮料一共花了484元,第二次进了5桶油和6箱饮料一共花了628元,一桶油和一箱饮料各要多少元?

师:题中已知的条件是什么?求什么?

生:已知的是5桶油和3箱饮料的总价钱以及5桶油和6箱饮料的总价钱。求一桶油多少钱,一箱饮料多少钱。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出来,试着画一画。

师巡视,指导画图。

学生依旧疑惑不解。

师:观察线段图,多出的一条线段对应的是什么量?

生1:哦,我知道了,多出的线段对应的是3箱饮料。

师补充线段图。

生2:对啦!多了3箱饮料,就是628和484相差的钱。

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边读边画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示意图,学生就能很快理解,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还可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步骤,再按步骤边看边画,在画图理解时出现的问题仍可提出,师生一起探讨解决。边读边动手,学生学得轻松,方法记得牢固,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3  多样表述,以“思”促读

数学语言的灵活性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问题的能力,也是智力活动灵活性的体现[3]。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

题目:小王进行口算训练,他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80道口算题,实际上他完成了100道。实际比计划多完成几分之几?原计划比实际少完成几分之几?

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实际比计划多完成几分之几?原计划比实际少完成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很像。

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算式相同吗?

生:不同。问题中单位“1”是不同的。第一个问题要用计划完成数做单位“1”,而第二个问题用实际完成数作单位“1”。像这类题目还有:①10小时走完全程的,走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每时走全程的几分之几?②西瓜有30千克,是梨的5倍,梨有多少千克?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读题,深刻认识到此类问題一定要找准单位“1”,找准标准量,理解这类问题内在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提高解题正确率。

2.4  咬文嚼字,以“辨”明读

在教学中,关键字词的讲解必须准确、透彻,要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对关键词句进行推敲。如小数的定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这句话中圈出关键字。然后对关键词进行替换,让小朋友辨别是否正确:在小数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辨析,让学生充分理解这句话的重点,从而做出清晰的判断。还有解题中,如来回、往返、照这样计算……这些关键字对解题有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务必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标,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在整个题目中的意义,从而正确解题,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   结语

阅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石”,每一位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8).

[2]钱燕群.谈谈数学阅读的特殊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3(6).

[3]覃春梅.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6(22).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阅读能力小学数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