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2杨瑞萍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其教育目的不再是传统观念下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将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學习热情,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的提出很好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20-02

情境教学法是当代教育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灌溉式”教学,而是通过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以此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摆脱了机械式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1  直观化教学,启发学生思考

小学生逻辑思维尚且不够成熟,但是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且需要具备较强逻辑思维的学科,这就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使教师的教学过程难度比较大。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生活实践也是数学知识的体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抽象的数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改变传统模式下理论脱离生活实际的束缚,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增加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

1.2  形象化教学,帮助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题目,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化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将难以理解的题目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体系中进行探究、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效果。

1.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奇奇怪怪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将奇怪的问题生活化,学生就会主动去接触事物,这种本能的需要就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才会调动想象,发现新的事物,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切创新开始起源于创新操作,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才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

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2.1  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有限,而且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好,这时就需要选择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日常生活引导到课堂中,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生活中存在数学知识,从而增进与数学学习的距离,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如在讲“比例的认识”时,在课堂开始时,教师用视频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教师就拿出学生熟知的国旗,从两种不同规格的国旗入手探索比例的认识,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并带领学生对比例的意义进行充分解读。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比例知识,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增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2.2  营造问题化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问题化情境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参考相关资料进行问题的研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进行实际操作,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过程。问题化情景教学基本上是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

如在讲《比大小》时,教师在课堂开始前提出问题“我们每学期举行的运动会中,都会有哪些项目?我们班哪位同学的跳高成绩最好?是多少?”让学生认识到运动会中的成绩经常用到小数,让学生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

2.3  创造合作化情境,推动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化情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互通有无,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小组合作情境的创建,首先需要教师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对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搭配起来,先进生带动后进生。小组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来形成教材的知识点构架。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从学习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更新教学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反思,在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下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有利于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伟伟.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23)

[2]王敏.巧用情境教学,灵动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

【作者简介】

杨瑞萍(1968~)女,汉族,河南省扶沟县人,学历: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