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吴静环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小学数学生活

吴静环

【摘 要】从生活中汲取经验和知识,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23-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转换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还可以从生活案例中分离出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不再遥不可及,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身边。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完成数学知识与生活案例的转化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而在学习的时候会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不明白为何要学习数学,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非常多姿多彩的,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不觉就运用到了数学知识,只是他们并没意识到。要让小学生更好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就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真实的生活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进而加强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的想法[1]。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并且学会怎样比较。这两个含义比较抽象,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实物作为案例,如拿出一个吸管,让学生去思考:“这支吸管是长还是短”,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再拿出分別比它短或者长的吸管,再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则会非常疑惑,不确定之前的答案是否正确,从而陷入思考,接着教师再导入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进行比较时必须是多个物品之间,单个物品是不能进行比较的,之后再为学生讲述比较的方法。通过以上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转化成生活案例,使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比较有了初步了解。当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新知识,在课余时间他们会经常拿一些物品去比较,来炫耀自己获得的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有效。

2   数学课堂导入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就必须要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存在价值,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去挑战一些不可能的任务[2]。教师可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融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既达到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如在学习“分一分”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分类的意义,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学生都在超市买过东西,有没有观察超市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然后让学生回答,之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超市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商品摆放规律,并引发学生思考:“商品摆放的很整齐,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营业员是怎么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学生可以讨论:第一个货架上全是零食,第二个货架上都是书籍,第三个都是玩具,学生找到规律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如将自己冬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分开放,这样穿的时候就会很容易找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回到家之后也能亲自验证。通过真实生活情境的导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便于他们进行自主探索。

3   将生活中的问题转换成数学知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

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到数学课堂上,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3]。如果学生只是学会了理论知识,没有找到运用的诀窍,在生活中明明可以用数学知识轻易解决的问题,却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这样就会造成学习与生活脱离,使学生感觉不到数学的作用。若是把生活问题拿到数学课堂上来解决,学生便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结合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数学思维,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如在进行“连加和连减”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生活问题,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用。如小明跟着妈妈去果园摘苹果,妈妈摘完苹果后放在地上,小明将苹果放到篮子里,妈妈第一次摘了三个,第二次摘了四个,第三次摘了两个,妈妈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果一个一个的数会比较浪费时间,有没有什么简单的计算方法呢?引入这节课的连加内容,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列式,学生将计算过程分成两个算式来进行,从而得出计算结果,然后,教师可提醒学生将两个算式进行整合,让学生看到连加的算式列法,掌握计算顺序,最后再进行巩固练习。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消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无论是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还是教学过程的生活化,都是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运用数学思维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延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关联应用实施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9(4).

[2]舒清林.立足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

[3]刘莹.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小学数学生活
生活感悟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