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分析

2019-09-10 07:22俞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渗透措施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很多知识点不能仅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就能轻易理解。因此,数形结合的方式就经常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它不仅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渗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26-02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够生动,课堂上比较枯燥,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使他们对数学產生兴趣,再加上小学生因为年纪小,接触的事物不多,对知识点的理解度不够,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1]。

1   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1.1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能够让学生化解知识障碍,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活化,便于学生顺利、轻松的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点[2]。不仅给了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信心,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举一反三的思考问题,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融入教学,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自身就会产生用数形结合方式思考的习惯,从而可以在课后独立的进行思考、探索,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1.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课程教学更加高效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应从小就打下坚实的基础[3]。然而小学数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几何问题,这对学生而言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从而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可以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小道具或是图片视频将知识点更加直观、简单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措施

2.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用棒棒糖来进行教学,将1+3=4、3+4=7等用棒棒糖来帮助学生学习。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棒棒糖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同学,由此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2.2 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注意力很难集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思考、探索。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将一个苹果分给四个朋友,让学生积极思考怎样分苹果才能平均的分给大家。教师也要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对他们多加关注、细心指导、给与帮助。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答案,并给与积极思考、表现优秀的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学生顺利理解分数的含义。此外,九九乘法表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但由于内容过多、易混淆,很多学生难以熟练的掌握此知识点,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帮助学生进行背诵,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情境、图片等产生记忆点进行背诵,通过这样的数形结合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九九乘法表,并对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

2.3  数形结合,使计算过程形象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因此,传统的枯燥、复杂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新课标的教学模式多以学生参与、教师引导为主,数形结合便是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复杂、抽象化的数学题目用生活化的例子给学生讲解,还可以通过图片、物体将数学题目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让学生能够轻松的把握题目、理解题目,最终解决问题。如数学教师在教授乘除法时,应适当地创造出一个情境,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贴近生活进行学习,理解起来也会轻松许多。如9除以3就可以通过坐船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船能坐3个人,9个人需要几条船,通过这个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有效地掌握此知识点。

2.4  形成多样化教学

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讲解知识点,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如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指、笔等工具帮助计算;当计算难度更大时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教师用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计算。通过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形成多样化教学,既方便了学生理解、掌握,又使得教学过程轻松化、趣味化。

3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能使学生举一反三,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建云.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分析[J].教师,2017(21).

[2]袁婷.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 2015(6).

[3]李丕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渗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作者简介】

俞辰(1988~)女,汉族,江苏苏州,大学本科,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心小学校,二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渗透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