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情境设计

2019-09-10 07:22申克智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申克智

【摘 要】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必学科目,和生活息息相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生活情境化,生活中也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如何提升课堂效益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加深对数学的认知。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教学是最简单的,也是极为关键的,在数学教学课堂上适当地设计一些生活化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31-02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而数学中的生活化情境也是不可或缺的,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不可分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让课堂充满生活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思维更快地带入教材内容中,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将教材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有新的认知。

1   设计生活情境,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的内容大部分属于基础性计算,但也会有几何的内容,学生需要具有足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在传统的理论式教学中,教师有一个固定的模板,学生只需在模板中填入正确答案,整齐划一、反复的用同一种思维进行卷面知识点的练习,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一个固有的模式上,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情境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够调节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1]。新课标对教师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之前的理论传授式教学逐渐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靠拢,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生活情境式教学方式传授,这是一种高质、高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通过教师生动地演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跳跃,学会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也间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接下来的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2   设计生活情境,使学生主动且欢快的学习

教师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能力。小学生不适应较为严肃的课堂氛围,这样会抑制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变成教师眼中的“好学生”。特别是针对数学这一门学科而言,找到合适的、合理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是让学生能够积极且快乐学习的关键。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一门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生活教育非常重要,数学又是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学好数学对以后的生活有帮助[2]。教好数学的关键在于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提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课堂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被动式地接受,这种情况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本意。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没有结合生活情境教学,课堂氛围不适合小学生,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情境式教学可以改变此类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乐在其中,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图形形状和物体周长,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着手,利用纸张描绘出树叶的轮廓,整张树叶边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设计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且欢快的学习。

3   设计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对教学教学方式十分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社会经验出发,让学生将自身的经历与抽象化的数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对数学进行解释与应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生活的需求,从学生的个人社会经验、数学理论知识储备中挖掘数学与生活的内涵,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才能真正地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3]。以学生的生活体验為出发点,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清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获取面对困难时的解决能力。同样,对物体周长的问题,如长方形的周长,利用直尺就可以直接量出周长,但生活之中很多物体是不规则的,很难通过直尺直接测量所得。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测量一下自己的腰围以及头围,并讨论各自用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通过摸索会想到用细绳围绕的方法测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生活解决能力,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积累,需要学生自主探索,不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运用,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成果,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设计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生活情境中提高自我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锻炼其生活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与做法,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2]石润玲.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与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

[3]朱文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情境的有效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7).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