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实践探究

2019-09-10 07:22朱丽萍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实践探究实验教学

朱丽萍

【摘 要】数学实验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合理地应用实施,借助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数学实验具体是指探究数学规律,通过具体化的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它重视章节知识的彻底化,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学生思维;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32-02

1   引言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过程,教师要设计合理的课程计划,逐步塑造学生的思维体系。遵循小学数学的发展规律,明确教学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详细的实验手法和经验。目前有部分学校开始运用实验教学,因为它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把数学知识从抽象化变得具体化。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思考学习,全面了解数学知识。针对当下的教育形式,教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逐渐增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实验的重要性。本文将详细地论述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2   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

2.1  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解疑答惑,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区别于一般的课程,它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运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如果仅靠教师的普通讲解很难表达清楚。这时候,教师可以做一个小实验,以此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疑惑。如在进行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该章节内容。教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发现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角。其次,教师在讲解“角”知识时,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讲述自己对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器材,为学生进行知识难点的疏解。又如教师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内容知识教学时,可以在黑板上进行各种角度的描绘,然后让学生使用三角板进行各个角的测量,教师在旁对学生所测量的角度进行评价和讲解,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以上两种实验教学方式的进行,就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1]。

2.2  实验教學有助于突破难点,增强学生的思考想象力

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要发展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教授并构建实验教学的框架,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计算。只有思考才能促使学生进步,数学思维的训练就在于探究解答,有疑问学生才会去追寻解决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详细设计教学课程大纲,利用实验教学来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构建,正确引导学生产生疑惑,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思考,在实验中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让学生先在纸片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剪100个这样的正方形,然后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量一量拼成的这个较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概念。在实验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充分学习和了解图形的计算,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又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进行理解。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关于长方形或是正方形的一系列性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观察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介绍,并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介绍进行引导和评价,加强学生的记忆。最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使用小木棍依照所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来制作图形。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际动手实验自己所探究得到的性质,能够进一步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课堂知识学习效率[2]。

以上的论述阐明了数学实验对思维训练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步骤,提供多样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动手实践,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

2.3  利用实验进行猜想,寻找正确的教学方式

要想快速推进小学实验教学,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寻求正确的课堂结构框架,使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强化认知,在激烈的环境下探索知识,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

以小学二年级教学内容“数据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为例,首先,老师要安排学生对图片中的人物和形状进行分区整理,划分不同的区域等级,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绘制信息图表,把数据都写在图表中,这样可以明显地观察数据的发展形势和变化。或者,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发展冲突情境,教师要想同学发出疑问,就要质疑学生的选择和计算,可以播放一些教学微视频,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数据整理的方法,这样使单一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学生可以清晰地记忆并解答,从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3]。

3  建立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式

数学实验教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必须有计划的设计,加强交流途径的多样化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快速建立。而汇报交流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可以使一个群体变得积极,通过多样化的交流结构,让学生了解丰富的知识,在思考探究中发展成长。以小学二年级的设计考察实验活动为例,以“春游活动”为主体,准备一定的实验材料,运用数据收集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索,分步骤进行。第一,把全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8人,先进行组内的考察,了解每个人喜欢的食物和地方,做好详情记录。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学生喜爱的食物数量。

通过以上详细分析,可以充分感受到实验教学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外部保障。或者,创建自由民主的实验课堂,教师要和学生积极地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精神,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实现高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10).

[2]任艳平,吕银云,董志强.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想”的意识——以“经典合成实验”教学为例[J].大学化学,2018(9).

[3]杨娟.从“教动手”到“学探究”——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价值追求及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A版),2018(Z1).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实践探究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贯注方法引导 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