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对策

2019-09-10 07:22刘玉东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有效对策小学体育教学

刘玉东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对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重视,充分地挖掘体育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合理渗透品德教育,促进小学生精良品质的形成并不断提升。笔者基于工作经验,就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出了以下三点有效对策: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以形成不惧艰难的品质;依据教学内容运用竞赛评比法,逐步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合理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励学生,触动学生内心、培养爱国精神。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44-02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体育教师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一味地要求学生对某一动作进行机械训练,重视身体的操练而忽视了学生从运动中获得的主体体验和感受,使得体育课堂没有生机,导致目标窄化、育人功能发挥不全,阻碍了学生体育品德和意志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体育教师应严格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掌握立德树人的具体方法,将“育德”与“育体”相融合,逐渐提高体育德育的效能,从而促进小学生各方面意志的形成和强化。

1   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以形成不惧艰难的品质

虽然不惧艰难的品质并不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范围内,但作为教师也要挖掘体育学科中的德育潜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品德。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可以适当增加活动的难度,让学生参加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逐渐消除小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畏惧心理。对一些胆小、害怕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丰富的、和蔼的教学语言,有效地感染学生使其逐渐冲破心理障碍。与此同时,在学生完成这些具有难度的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突破更难的体育训练内容,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心理抵抗素质,长此以往,最终能够使学生形成不惧艰难的体育品质[1]。

如体育教师可以人为设置体育活动的难度,增加运动器材的高度、重量和数量等,同时对胆小的学生加以鼓励和指导,逐渐增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信心,使学生敢于完成规定的动作,从而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在“支撑跳跃”活动中,有部分学生出于胆怯,迟迟没有做出相应的动作。笔者通过自身的语言感染他们,师:“同学们,我发现有很多同学不敢去跳,大家尽量不要害怕,现在老师用橡皮筋代替了栏板,请大家大胆一点、勇敢地跳出第一步,你们要战胜心中的胆怯,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对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教师应不断地给予鼓励,使学生增强信心,再加上其他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课堂上规定的练习,进而有效地提高小學生不惧艰难的品质。

2  依据教学内容运用竞赛评比法,逐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竞赛是培养小学阶段学生良性竞争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在明确体育教学的训练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并创新符合小学生实际水平的渗透德育的形式,选择恰当的渗透策略,以增强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际效果。体育学科中不同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德育效能,其中田径运动包含耐力、速度等方面的竞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要依据当堂课的训练内容去选择运用何种方法渗透德育,给学生设计有竞争性的体育游戏活动,并引导学生公平竞赛,初步认识体育竞赛的目的和要求,从而有效地增强小学生良性竞争的意识[2]。

如体育教师依据田径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组织“100米接力跑”的比赛,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自行分为三个小组,每个组五位成员,每个小组取一个接力棒,然后在跑道内分隔开站好。在接力跑的过程中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以及接力棒的安全交接,传棒者一定要确定无误的将接力棒交到下一个组员手中,接棒者要做好提前接应的准备……”学生听到竞赛类的体育活动,纷纷提高了运动热情。教师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接力赛,最后对比赛结果进行合理地评比。师:“三个小组都很棒!第二小组的成员配合得很默契,速度也最快!……”通过运用竞赛评比法来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运动风气,从而逐步增强小学生的良性竞争品质。

3   合理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励学生,触动内心培养爱国精神

体育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在组织训练活动中,适时地向他们渗透体育名人的运动经历,发挥榜样示范的德育作用,让学生受到体育名人真实事迹的影响,使学生在崇拜体育名人拥有高超的运动技能的同时,也佩服他们身上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以及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从而触动小学生的内心,使其潜移默化地学习名人身上的优秀精神品质。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发挥榜样的影响力,利用小学生的崇拜心理,使学生通过体育明星为国争光的运动事迹,发自内心地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从而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榜样示范法向学生介绍体育名人孙杨的经历,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影响。师:“同学们,请大家看投影中的比赛视频,你们能认出来这张中国面孔是谁吗?”生:“孙杨!”教师通过给小学生播放孙杨的比赛视频,激烈的比赛场面给学生带来直接的视觉冲击,使学生纷纷产生感叹。生:“孙杨好厉害!他的游泳技能太高超了!”……此时教师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德育,师:“孙杨是我国非常知名的游泳健将,他在一次比赛中,遭遇了‘抢跳惊魂’,当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却依然打破了世界纪录,再次为国争光……”通过体育名人的事迹,让学生学到临危不惧的心态,在欣赏他们拥有高超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学习他们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以及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应严格“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在体育教学中寻求有效渗透德育的具体对策,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体质水平以及对课堂训练活动的接受程度,通过有效的体育训练逐渐使小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丰富其品德素养。

【参考文献】

[1]万鹏.新课标下渗透在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

[2]赵超强.“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有效对策小学体育教学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
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探讨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讨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