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厌学少年

2019-09-10 07:22胡婉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厌学初中生教学设计

【关键词】初中生;情绪认知;厌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4-0037-04

【作者简介】胡婉,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南京,210012)教师。

【设计理念】

八年级学生的最大压力来源是学业,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太成熟,对事情的看法通常比较片面,对自己的认识也不足。在学习困难面前,他们找不出或不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长了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还会消极面对人生。因此,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学习中的不良情绪非常必要。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情境体验,真正了解情绪、感悟情绪,激发情绪正能量,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抓逃手指游戏

教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游戏。两人一组,A同学张开手掌,手心向下,B同学伸出食指触到A手心处。一旦音乐停止,A立刻抓B的食指,而B迅速抽回,抓到的或逃脱的人赢得比赛。

学生游戏体验。

教师:请大家分享一下在游戏中的感受。

学生:当我赢了,感觉还是很开心的;当我输了,内心有一些失落。

教师:当我们在学习中产生失望、厌烦情绪时,我们该如何应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不做厌学少年》的课堂,共同探讨应对之法。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一方面帮助学生放下内心的戒备,创建轻松的团体氛围,另一方面引出学业情绪的主题。

二、学习的烦恼

PPT出示:闹钟六点半准时响起,赵明睁开眼睛,却没有一丝起床的动力。想到那张打了很多红叉的试卷,想到老师严肃的表情,想到父母的唠叨,想到同学在背后对自己的指指点点,赵明心里充满了难过、担忧、害怕。他把头蒙进被子里,仿佛有个声音在耳边喊道:“我不想上学!我再也不想去学校了!”

教师:请大家一起走入赵明的生活,感受一下他的烦恼,思考他厌学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当他想到父母、老师的态度,想到错题,就感到难过、担忧、害怕。

教师:不难发现,厌学主要体现在对学习否定性的态度、情绪及行为上。它的主要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在外在压力下被迫学习,并为此感到痛苦、紧张、焦虑。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案例帮助学生从行为表现和概念上了解厌学的定义和表现。

三、我手画我心

教师:下面让我们随着轻音乐,走入自己的内心深处,感受一下自己对学习的情绪。然后将它画下来,可以画成动物、植物,或者是抽象的线条色块等。

学生绘画,PPT播放音乐《远方的寂静》。

教师:当你凝视着手中的画作时,内心有着怎样的感情?它表现出你对学习怎样的看法和态度?你觉得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情绪?

学生:我觉得很无奈,就像我画的这个云梯,我努力地往上爬,可是总感觉没有尽头。

教师:不管我们对学习拥有着怎样的情绪,我发现每一位同学都在尝试着面对它、接纳它,我们也通过绘画将它表达了出来。请小组讨论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情绪。

学生1:从学校看,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只以考试为衡量标准……

学生2:从家庭看,父母唠叨、虚荣、不合理期待、对比……

教師:大家找到很多影响学习情绪的因素。请思考,什么样的因素决定了我们的厌学情绪呢?下面我们从一组漫画中找一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绘画及交流,帮助学生敢于面对、接纳、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情绪,这是解决学业情绪很关键的一步。请学生交流分享影响学习情绪的因素,为下面应用情绪ABC理论作铺垫。

四、情绪ABC理论

PPT出示漫画《书生解梦》:一位书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前的一天晚上他梦见了自己下雨天戴斗笠的同时打了伞,还梦见自己在高高的城墙上种了一棵大白菜。第二天,算命先生帮他释梦:下雨天戴斗笠的同时打了伞说明多此一举,在高高的城墙上种了一棵大白菜说明白种,种种迹象表明这次考试会失利!他很沮丧,正在徘徊之际,他居住的旅店老板帮他释梦:下雨天戴斗笠的同时打了伞说明有备无患,在高高的城墙上种了一棵大白菜说明可以高中,这是好兆头!因此书生重新鼓起勇气,奋力一搏,最终夺魁。

教师:漫画中有一个梦,两种情绪,算命先生什么样的看法让秀才感觉很悲伤?旅店老板什么样的看法让秀才感觉很开心?大家觉得让秀才开心还是悲伤的是梦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呢?

学生1:算命先生是消极的看法,旅店老板是积极的看法。真正决定秀才情绪的是他对梦的看法。

教师:下面我们分别给梦、对梦的看法、产生的情绪一个代码,分别是A、B、C,真正决定秀才情绪(C)的不是梦(A),而是他对梦的看法(B)。这就是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它告诉我们,真正决定情绪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生动地理解情绪ABC理论。

五、点拨曾经的我

教师:学习情绪ABC理论是为了学以致用,请小组成员一起帮赵明出出主意,他应该如何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善厌学情绪。

学生1:老师严肃的表情和父母的唠叨说明他们还是很关心他的。

学生2:同学窃窃私语可能是恨铁不成钢,他们希望他有进步。如果他们是恶意的,赵明就要更加努力证明给他们看!

教师:在转变看法之后,我们相信赵明的学习情绪会有很大的改善。下面我们再来帮帮自己,请回忆刚才找到的影响学习情绪的因素,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你能想到哪些不一样的方面?

学生1:学习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充实、睿智。

学生2:虽然我学习的底子差,但是我可以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是好的。

教师:请再次打开刚才的画作,将你对学习的新感受画上去。可能有的同学会觉得一下转变所有的想法比较困难。没有关系,我们慢慢尝试。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缓解学习情绪的小妙招。(PPT出示颜色调节法、眼泪宣泄法、音乐调节法、呼吸调节法、运动调节法)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将情绪ABC理论学以致用,从帮助赵明到帮助自己,引导学生一步步对理论进行实践。对于部分不能很好应用理论的学生,先教会他们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调节情绪的方法也很有必要。

六、热爱生命

教师: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汪国真的诗《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师:生命不是为了想要获得而去热爱,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学习也是如此,祝福各位同学都能够在风雨兼程中到达理想的远方!

设计意图:通过生命和学习的类比升华本课的主题。

【教学反思】

面对越发繁重的课业,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厌学情绪,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面对学习情绪并且找到疏导厌学情绪的有效方法很有必要。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体验真正了解情绪,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体验起伏跌宕。在通过抓逃手指游戏引出厌学情绪的主题后,学生便在情景体验中认识学习情绪,在冥想、绘画中体验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负面情绪。虽然,此时的情绪可能比较低落,但这一步对于疏导厌学情绪非常重要,因为任何情绪问题解决的前提是这种情绪能够被看见。随后,笔者采用沉思、讨论、分享的方式逐步让整个班级的团体动力达到最佳状态,讨论总结出一些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如果布置运用情绪ABC理论调节生活中负面情绪的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帮助可能会更全面。

【点评】

心理辅导课要提高学生个体心理品质,改善群体心理生态,为师生学习和生活提供积极能量,“真实”是其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一节成功的心理辅导课应该有4个“真实”,即从“真实的典型问题”出发,设计“真实的体验活动”,提出“真实的解决方案”,才能得到“真实的教育效果”。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前三个“真实”。

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曾有过厌学情绪,所以厌学是个真实的典型问题。这个问题的真实性还表现在学生普遍认识到厌学对学习效果的强烈负面作用,希望能够战胜厌学情绪,这种心理预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感知厌学情绪,学会正确面对厌学情绪并防止破坏性后果的发生是这节课设计的起点,具备了第一个“真实”。

当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时,他们对厌学情绪的认知不是即时产生的。本节课设计了“抓逃手指”的暖场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心理体验;继而提供“学习的烦恼”具体情境,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和认知厌学情绪,明确“厌学情绪”的具体反映;再通过设计“我手画我心”的心理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自我情绪的准确反馈。这样的设计符合心理辅导课的第二个“真实”。

在准确、即时地认知到厌学情绪后,提供何种手段有效解决问题,这是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的环节。本节课提供了“情绪ABC”理论,并设计了“自我调节情绪”环节,通过交流事件观点和重新感受图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体验用“情绪ABC”理论来调节情绪,稳定心态,形成对事件的积极认知。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教师还提供了一系列专业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厌学情绪是可控制、可改变的。这是本节课体现出的第三个“真实”。

(点评嘉宾:卢江,南京市雨花台区心理健康教研员)

猜你喜欢
厌学初中生教学设计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