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与思考

2019-09-10 07:22杨宜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核心价值观思考

杨宜平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教育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9-003-01

0

一、 首先要引导学生产生强烈认同

(一)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12个词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二)核心价值观价值摸得着看得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核心价值观是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学生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自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就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价值观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天上掉下来的,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四)讲清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少年强则中国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二、 教师要专

“机智是随着智慧而来的”,教师的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强,有信仰。

(二)情怀深。

(三)思维新,视野广。

(四)自律严。

(五)人格正。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际就是一堂大的“思政课。”

学生的未来是老师三观的复刻。老师给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三观,学生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比跟学生口头反复强调规则,教育的效果要好一万倍都不止。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看到老师如何为人处世。

三、教育方法要灵方式要活

(一)方法要灵

关于记忆。

教育过程中,在记忆核心世界观的问题上,很多学生反映24字难以记牢,社会上因此也出现过”背诵”之争。

诚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那一定是要植入国民内心的,那么不先入脑如何才能内化于心?这就少不了要“背诵”。

那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记忆核心价值观的呢?

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然后用一句话来记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准则。这样就将三个倡导三个层次都记住了,朗朗上口。

(二)方式要活

1.比如什么是高效的引导。

故事1: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親的两棵樱桃树。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于是华盛顿的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他把砍树的事和盘托出。父亲听后没有责怪他,抱起儿子说:“我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2.方式可以因处而变,不妨“卖卖萌”。

当下有个词汇比较火:跨界。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教育教育过程的提法,绝不仅仅只依赖思政课,主题班会课的教育过程,我们可以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随时随地随人讲。比如我,专业上我是一名英语科任老师,但我在英语课堂也不期引入价值观的内容。例如一次课上我在屏幕打出: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ore socialist values)

富强(prosperity)、民主(democracy)、文明(civility)、和谐(harmony),自由(freedom)、平等(equality)、公正(justice)、法治(the rule of law),爱国(patriotism)、敬业(dedication)、诚信(integrity)、友善(friendship)。

请学生们翻译,学生眼前一亮,感觉新鲜。在这种“另类”的方式下,既拓展了单词又展开了价值观的立体引导,获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所以,尝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显认同内化,让其充满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逐渐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润物细无声中渐渐强化内隐认同。这显现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层次,关乎教育和引导的效果。

因此我们说,对教育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说话能力和方式问题。当我们习惯于用宏大的词汇和枯燥的说教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说不上去”“说不进去”“说不下去”“给顶了回去”的情况就会时有发生。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做好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就会陷入”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尴尬。

四、 践行是生命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基础践行是关键,践行是价值观的生命。青年学生“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勇于铸能修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才能担当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 参  考  文  献 ]

[1]黄蓉生,张帆等.《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基础——重庆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调研》,《探索》,2015年第2期.

[2]赵雷,张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学阐释》,《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3]网络.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核心价值观思考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