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单元整合教学 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2019-09-10 01:06高慧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苏教版文本内容

高慧华

“单元整合教学”是新课改下的产物,是教学设计不断演变下的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突破语篇的教学格局,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单元主题为依据,同时还要全面整合教材中选文、活动、练习内容以及诸多丰富形式的课外资源,能够立足于整体完成单元备课以及教学活动。

一、细读教材——重构目标体系

对于单元整合教学而言,教师应当具备宏观的视野和整合的意识,要立足于用教学的宗旨,充分利用教材,甚至可以超越教材,这样才能确保整体性设计,组织具有开放性的单元教学活动。所重构的内容以及单元目标体系是组织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为教师,首先应当准确理解编者的意图,能够基于单元各部分内容准确把握其中的主线(可以是单元主题内容,也可以是读写训练重点等),以此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其次还要充分研读各部分内容,这样才能基于此发现单元主线延伸出的各个关键点,并明确每一个点所在的具体位置。基于抓主干、提方法以及迁学法等诸多因素形成合力,必然能够为课堂教学实效奠定扎实稳固的根基。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收录的三篇课文分别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黄河的主人》。从总体上来看,这三篇课文是立足于不同的视角而展开的人物描写,是非常优秀的写作范例。通过仔细研读之后,我们发现其中存在某些陌生的知识点,这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侧面描写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感悟人物品质,学习描写方法”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也可以结合比较阅读的方式,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篇文本的异同之处;最后对侧面描写进行细化处理,将其分类为以人衬人、以物衬人以及以景衬人等诸多方法。这样经过细化之后,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灵活运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教材文本组织拓展阅读,落实实践活动。

这种整合形式的教学,在“整”的环节可以剔除一部分无效内容,并在恰当的时机穿插有价值的部分,以重构的方式形成新的教学内容,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

二、提炼主题——整合阅读内容

针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很多教师存在着偏差,他们大都认为单元内容关注更多的是文本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很多单元主题的构建并非仅仅局限于纯粹的思想感情,还包括文本之间共同的写作方法以及语言实践等诸多维度。这也就意味着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审视单元和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够准确提炼主题内容,基于异中求同的方式,奠定文本整合的基础。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收录了三篇阅读课文,分别是《埃及的金字塔》《秦兵马俑》和《音乐之都维也纳》。如果基于内容展开分析,这三篇阅读课文所描绘的都是非常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果从语言形式或者写作方法上来分析,前两篇课文可以归类于传统意义上的典型说明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说明方法的教学作为重点,使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说明方法所展现的不同表达效果;而对于最后一篇课文来说,虽然也以介绍名城为主要内容,但是不管是语言风格还是表现手法,都与其他两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这是一类文艺性说明文。由此可见,其最具价值的教学关键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其他特点,能够理解文艺性说明文所呈现出的表现方式。针对本文的教学,教师也可以选择类比策略,这样学生便能够通过和前文之间的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同,明晰各自不同的特点,深化认知。

如果阅读教学仅仅是针对某篇单独的文本,会形成“各自为政”的格局,甚至还可能导致机械的重复,所浪费的不仅仅是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具体的实效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三、有效整合——拓展阅读主题

基于整合视角而开展的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将相似的内容统整在一起,也可以对数篇文章进行有机整合,以此形成整体性资源。这样能够将原本分散的文本聚集在一起,既能够突出教学目标,又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还应结合单元主题内容推荐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资源的选择上,要紧扣单元主题的基本特点,还要组织学生展开有计划、有主题的统一阅读,以此作为拓展单元主题的有效载体。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两篇课文《夾竹桃》《广玉兰》的共同特点在于对花卉的描写,其中既包括花形、花色,也包括花语,作者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出对花的爱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志趣。对于这两篇文章而言,表达手法极为相似,而且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绝佳的语句,充满了趣味性和想象力。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以这两篇文章为核心,并引入《青松》这一课外阅读资源,由此组成文本群。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提炼前两篇文本的共同点,设计合理的导学单,之后,基于导学单中的具体任务完成对《青松》这篇文章的自主学习。通过教师的认真观察,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这三篇文本的共性,能够基于此展开更深层面的思考与探究,保证了习得的正向迁移。

这样的教学立足于资源拓展,组织了与单元文本类型相同的群文阅读,成功地将课外资源和课内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助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基于单元整体展开教学,既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还能够有效地拓展阅读篇目。根据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并不会感受到负担重、压力大,反而会促进学习实效的提升。不管是单元教材重组,还是比较阅读,都是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突破传统的被动学习的状态,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吸收和高效内化,与逐篇教学相比较而言,教师能够教出新意,学生能学出兴趣,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南苑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苏教版文本内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