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9-09-10 07:22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9年1期
关键词:雀巢马斯克隧道

马斯克设想的首条地下隧道亮相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8日晚,美国硅谷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乘坐他的改装版特斯拉,从洛杉矶地区第一条地下高速隧道飞驰而过,完成了交通车辆在这条由他最初设想的隧道里的“首秀”。这是马斯克名下的钻孔公司修建的第一条地下高速隧道。为缓解洛杉矶地面交通拥堵状况,马斯克2013年提出“管道高铁”的设想,并在两年前成立钻孔公司开始修建地下高速隧道。这段测试隧道位于洛杉矶县霍桑市,以马斯克创办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停车场为起点,全长1.8公里。马斯克在当天的揭幕仪式上说,这段隧道耗资约1000万美元,乘客和车辆通过升降机进入隧道,系统通过全自动、零排放的电动滑板搭载和运输车辆,隧道的设计最高时速约241公里。与传统地铁相比,它的施工进度更快、造价更低、运输速度更快,也不会像高速公路那样将社区隔开。

桑达尔?皮查伊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1日,美国华盛顿,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出席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听证会的标题为“透明和责任:审查谷歌及其数据收集、使用和过滤的操作”。皮查伊强调谷歌的算法并不支持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而是直观地反映相关的搜索结果。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黄背心”的抗议声中度过了他41岁的生日。为平息此前连续进行了5个周末的“黄背心”抗议运动,法国国民议会在当日表决通过了马克龙早前为平息民愤而提出的经济措施,估计涉款150亿欧元(约1173亿人民币)。

沙克蒂坎塔?达斯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2日,印度储备银行(央行)发布声明,印度财政部前官员沙克蒂坎塔?达斯成为央行新任行长,任期从当天开始。2018年12月10日,印度央行原行长乌尔吉特?帕特尔以“个人原因”辞职。外界普遍认为,这与印度央行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较大分歧不无关系。

迈克尔?科亨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2日,美国纽约,美国总统特朗普前私人律师迈克尔?科亨被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判处三年监禁,并处归还违法所得130万美元、缴纳罚金10万美元、没收50万美元财产。当日,他承认了自己向国会隐瞒了特朗普过去在俄罗斯的商业交易内幕,在竞选活动中违反了财务法规以及逃税等三项罪名。

是“软脱”还是二次公投?

《旁观者》

2018年12月8日

除非特雷莎?梅推迟投票,不然2018年12月11日或许会成为英国近些年最重要的日子,比2016年6月23日举行全民脱欧公投还重要。如果议员否决梅的脱欧协议,英国将会走向软脱欧或二次公投。梅的策略是和议会叫板。她的团队认为,出于对无协议脱欧的恐惧,之前的留欧者将进入他们的阵营,同时,脱欧者也会害怕无协议脱欧的风险而勉强接受梅不完美的方案。然而,迄今这一计划并没有奏效。梅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脱欧进程毁掉了她的政治资本。议员们不相信政府提供的形势概况。英国政府没有备选方案。议会通过了修正案,如果梅方案在第一轮投票被否决,议会可以修改梅的方案。

支持这一修正案的议员们认为,如果梅方案无法通过,他们就要转向挪威模式的脱欧方案,这就意味着英国将接受退出协议,并且留在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而梅完全不可能接受这一方案。如果雙方都不愿让步,梅就只能求助于大众了。让大众在梅的方案、留在欧盟和无协议脱欧中选择。显而易见,保守党不想走到这一步。第二次公投将会导致保守党进一步分裂,他们也担心公投结果是留在欧盟。如果梅方案无法通过,英国将进入近些年来政治上最动荡的时期,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机器人只需优于人工

《新闻周刊》

2018年12月1日

不久前,很多经济人士还怀疑自动化技术能否永久性大规模取代人工。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预言,人类将在很多领域保持优势。因此,技术不会取代我们,而是解放我们,让我们去做不那么危险但更具挑战性的事情。

但机器没有人类的弱点和偏见,更善于公正权衡,不偏不倚,不主观臆断。也许最重要的是,机器记忆和处理数据的精确度远远超出人类,而数据正以指数级增长。

一旦数据得到正确采集、整理和分析,就能用于实现几乎所有高阶任务的自动化。数据还能充当人类经验和直觉的替代品。购物网站和社交媒体“习得”我们的偏好,利用这一信息做出价值评估,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有些任务曾被认为只有人类才能完成,但机器完成得越来越出色。

机器人无需完美无缺,只要能与捉摸不定、成本高昂的人类匹敌,甚至略好一点就足够。而技术人员正努力确保机器人略好一点。

技术进步的速度令人咋舌,但帮助从业者应对变革的政策却远远落后。因此,技术变革的经济效益落到极少数人手中,大多数美国人只有朝不保夕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并不能展现他们的才能和潜力。

雀巢失守于创新乏力

《经济周刊》(德国)

2018年12月7日

瑞士雀巢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食品企业,拥有400多座工厂、33万员工、2000多个品牌。但如此规模并未令雀巢获得顾客的青睐。尤其在欧洲,很多人认为雀巢食品脂肪和糖的含量过高,对健康有害无益;环保人士则指责雀巢集团大量使用棕榈油,导致热带雨林被大规模开垦种植棕榈树。德国联邦政府可能出台政策,要求食品工业减少对糖、油、盐的使用。这一切都令雀巢多年来的成功模式承受空前压力。

但雀巢最大的问题并非来自外部,而是自身创新乏力。雀巢拥有全球最大的私人食品研究机构,却错过了近年来每一场饮食潮流。随着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缺乏相应产品的雀巢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08年来,雀巢的销售额减少了20%。经营利润则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雀巢迫切需要全面调整策略。

猜你喜欢
雀巢马斯克隧道
马斯克的“魔鬼慈善”
马斯克入主推特引轰动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并非独有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喜庆的春节
进击,时空隧道!
雀巢离危机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