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不能忽视字词教学

2019-09-10 07:22王丽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贾老师理解课文数学家

王丽华

贾老师一向主张“简简单单教语文”,一生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一直重视阅读课中的字词教学。其关于字词教学的很多理念和做法对一线教师正确认识字词教学有很大帮助,对扭转当前轻视字词教学的课堂现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借贾老师的经典课例《爸爸的老师》一课中的字词教学,来一起重温、学习。

师:课文里的几个字词会念吗?(出示,生读。)

数学家  学问  任溶溶  猜中  新鲜  鞠躬

师:字会念了,意思明白吗?这两个是多音字。(指“任”和“中”)“任”作为姓的时候读第二声,任(rén)溶溶。平时读什么?

生:任(rèn)。

师:什么地方读第四声呢?

生:任务,胜任,前任,班主任。

师:(指“猜中”的“中”)这个字念——

生:中(zhòng)。

师:平时我们念什么?

生:中(zhōng)。

师:什么地方念第一声呢?

生:中国,中间,当中,中华。

师:“鞠躬”是什么意思?无需你解释,只要你做一个“鞠躬”的动作,就说明你已经懂了。

(生鞠躬)

師:鞠躬是咱们东方人的一种礼仪。西方人流行握手,表示友好。咱们中国人流行的是抱拳、鞠躬。小孩向师长鞠躬,理所当然。待到师长向小孩鞠躬,那就是惊天动地了。受“躬”字影响,许多人把“鞠”字也写成身字旁,那就错了。

师:“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这里的“新鲜”是什么意思?

生:稀奇、奇怪,很少见的。

师:(手持两个新鲜的橘子)“这两个橘子很新鲜。”这句话通吗?

生:通。

师:说明“新鲜”这个词至少有两种解释——

生:“新鲜”有两种解释:第一,新奇、奇怪的意思;第二,像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刚生产出来的食物都是新鲜的。没有变质的叫“新鲜”。

师:“学问”是什么意思?

生:知识、学识。

师:把话说完整。

生:“学问”是指知识。

师:对,有知识才叫有学问。“学问”从哪儿来?边学边问就有学问了。

师:“数学家”是什么意思?

生:对数学研究有成就的专家。

师:谁是“数学家”?说一句话,比如“爸爸的老师是数学家”。

生:华罗庚是数学家。

生:陈景润是数学家。

生:祖冲之是数学家。

师:“大数学家”呢?是不是这个数学家长得人高马大的?

生:不是,是指比较有名的数学家。

师:对了,有名的数学家叫“大数学家”。那么谁是“大数学家”?

生:华罗庚是大数学家。

生:祖冲之是大数学家。

师:“老数学家”是什么意思?

生:年纪大的数学家叫“老数学家”。

师:谁可以称为“老数学家”?

生:华罗庚是老数学家。

生:祖冲之也是个老数学家。

生:陈景润也是老数学家。

师:陈景润63岁就去世了,英年早逝。所以,我们不忍心称他为“老数学家”。

从以上字词教学片段,我们能得到以下启示:

一、字词教学不能表面化

贾老师常说:“字词教学要扎实,不能表面化。”

重视字词教学,就要落到实处,不能蜻蜓点水。《爸爸的老师》一课字词教学能给我们带来以下三点启发:

第一,要舍得花时间进行字词教学。从《爸爸的老师》这节课的时间分配上看,导入课题6分钟,字词教学12分钟,指导朗读13分钟,理解课文10分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贾老师对字词教学的重视。当然,教学时间占用多和对字词教学重视之间并不能绝对画等号,到底占用多少时间合适要看具体的课文,要看这些教学时间如何运用,如何让学生有效率地掌握字词。

第二,字词教学内容要有选择,不能贪多图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确定字词教学的内容:舍弃那些可以不学的,搁置一些可以留到以后学的,选择关键字词,如难懂的字词、体现语言知识的字词、对理解课文内容和把握文章脉络有帮助的字词等,在课堂上扎实地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多而无重点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贾老师的这节课挑选出的六个词是这样的:“任溶溶”“猜中”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新鲜”是多义词,“学问”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词,“鞠躬”难写又富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数学家”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由此可见,贾老师在字词教学的内容选择上是做了精心设计的。

第三,把握字词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课堂中贾老师教授的字词是严格挑选出来的,每个词语中包含着不同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自然有所区别。比如,“任溶溶”“猜中”两个词以认读为主,重在读准“任”“中”两个多音字的音,了解汉字不同的音有不同的义和用法,然后让学生结合不同的音义口头组词;“学问”这个词学生在认读上没有问题,贾老师就设计让学生直接说说意思;“新鲜”“鞠躬”“数学家”三个词则分别采用意思辨析、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积累说人物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科学的字词教学要准确找到每个词讲授的切入点和重点,这正是贾老师字词教学的高明所在。

二、字词教学要做到知识、能力并重

贾老师认为,字词教学不单是字词教学,其中包含着大学问:字词教学要注重理解和运用,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汉字最本质的是形体,但是,识字、写字过程离不开对字音的掌握、字义的理解,形、音、义三个要素合起来才是字词教学的知识内容,而三者的结合要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发展。贾老师的教学正是如此。

“新鲜”一词,对词义的理解贾老师注重让学生从语境中体会词的意思,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与提示,最后由学生总结它的两个常用义,这样既有理解又有运用,既学习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鞠躬”一词,贾老师不是机械地解释“鞠躬”的含义,而是让学生进行动作演示,然后适时讲解使用的场合,渗透词语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不仅是在学词语,更是在学文化,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数学家”一词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丰富,有释义、说词、造句。释义也是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然后通过组词、造句来理解“大数学家”的“大”指什么,“老数学家”的“老”指什么,同时通过联系生活说句子,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字詞教学不能孤立进行

贾老师说:“教学要环环相扣,丝丝入扣,字词教学不能孤立进行。”

字词与课文的内容、情感密不可分,字词教学与说话练习、人文精神的渗透等同样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水乳交融的。贾老师的课正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字词教学与理解课文紧密结合。在理解“新鲜”一词的意思时,贾老师运用课文中的原句“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来进行引导,一方面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另一方面借助词语疏通文意;在讲“数学家”时,贾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累用“数学家”“大数学家”“老数学家”等进行说话,这些训练都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密切相关。因此,字词教学为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其次,字词教学与口头表达密切结合。在字词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体会词义、造句,还是总结概括多义词的意义,都贯穿着贾老师对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其间还不断有表达方法上的提示:“把话说完整”“不要拖长调”“不要拿腔拿调”“说话要清楚”。因此,字词教学是在发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再次,字词教学与人文精神渗透相结合。贾老师讲到“鞠躬”时,谈到中西方表示尊敬和友好关系的不同方式;讲到“数学家”时,通过发散思维鼓励知识的积累和扩展;讲到“教”的偏旁“孝”时,加一句“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所有这些细节,都传递了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因此,字词教学渗透着人文精神。

目前汉字书写、汉字教学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语文课中的汉字教学到底应该如何进行?一方面,机械抄写、强化训练饱受诟病却又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文字学家包括一些一线教师则希望引入汉字理据的教学。其实,不同的字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情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理据非常清楚的且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可以在字词教学中适当进行字理识字,比如贾老师课上讲的“爸”字,他边板书边指出上面是“父”可以提示意义,下面是“巴”可以提示读音,这样就解决了一批字;理据不清楚的,就没有必要引入古文字进行溯源分析,决不能为了课堂厚重而徒然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贾老师的语文课重视字词教学,方法简单实用,不花哨;目标明确清晰,不繁杂。他把字词教学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紧紧结合在一起,既夯实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便是贾老师字词教学的“道与术”。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贾老师理解课文数学家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神秘的礼物
你猜我猜大家猜
师恩难忘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大师很幽默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数学家回答“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