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姜金龙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班主任

姜金龙

摘要:初中生处于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怎样引导他们去释放一些不良的情绪,形成一种向上乐观的积极心态,是所有家长和教师面临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如何提高初中生们的心理素质出发,详细地分析了一些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并研究了初中班主任应该怎样在工作当中去渗透过心理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心理健康

当下,初中生们正处在少年过渡到青少年的这个阶段,思想也正好从幼稚逐步转化成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观念。他们的心理发育极不成熟,但是却又渴望能够得到真正平等的对待,心思极其敏感与细腻,处于青春阶段的叛逆期,是身心与生理发展的重要特殊时刻,而应该怎样去对初中生的心理問题进行正确疏导,帮助他们正确度过这个青春叛逆期,是当下所有初中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一、初中生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发育的特殊阶段,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初中生们心理发生了特别重大的变化,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成人感意识逐步觉醒,开始重点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并特别注重别人的评价,但是因为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他们在打造自我的时候通常会盲目追随明星的审美,进一步导致他们在外形塑造和年龄之间形成极大的反差。

二、渗透心理教育

(一)针对班级教育

班主任在班级渗透心理教育的时候往往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入手:

第一,多用多元智能。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去优化心理知识的一些表达形式,把枯燥或者乏味的知识转化成动态的形象,去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比如班主任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可以适当地利用活动分工,充分尊重以及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学生们的全面自我认知;优化教学评价的效果,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到自己有什么优势以及最近时间的进步,以形成他们的自尊、建立他们自信。

第二,开展一些科学有效的心理课程辅导。即班主任在心理课堂上去指导学生开展一些科学的班级活动,以实现对整个班级的心理辅导。

(二)针对个人进行教育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与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谈话的手段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良性干预,在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下这几点原则:

一是保密的原则。对于任何学生诉说出来的心理问题,教师一定要严格保密,在没有得到学生允许的情况下,不可以把谈话的内容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其家长。二是倾听为主要,辅导为辅。学生之所以产生很多心理障碍大多数是因为过于缺乏倾诉的对象。所以当班主任在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时,一定要记得做好倾听的工作,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等学生说完再去进行一些科学的辅导。三是科学提问。初中生因为思想还不够成熟,对很多心理问题通常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个时候班主任一定要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心理学知识,去提问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结语

初中生们的心理教育在整个青少年的阶段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小的变化或者过错都特别容易给他们未来的生活以及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变化,并且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刚刚好处于正在慢慢建立和完善的时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加强心理疏导,给予正确的引导。总之,班主任应当全心全意为学生塑造出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加以有效疏导,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唐琳娜)

猜你喜欢
初中生心理健康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