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2019-09-10 07:22钱肖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科渗透

钱肖

摘要:教育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德以孝为先,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以孝的教育引领德行教育。作者根据教育的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家长的需求点,采1R"学科渗透”“巧用节日“。『青景渲染”“适时作业”“关注细节”多管齐下的方式,有效调动孩子、家长、教师的积极性,改变孩子和家长固有的思想,并使其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科渗透;环境渲染;巧借时机;布置作业;关注细节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务工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大,我校学生家庭存在三大分化:第一类父母外出,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照顾。第二类是一家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第三类是外来人员来我市打工,孩子随父母就读本校,但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管孩子。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存在问题:绝对部分孩子是自私的,同时伴有霸道、蛮不讲理;生活自理能力差;遇事冲动;惧怕困难,脆弱。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改变学生固有的生活模式,积极引导家长,让五花八门的家庭教育尽快与学校教育模式接轨,并Jl顷着积极健康的模式前进。什么是能够贯穿它们的主线呢?那就是“孝”的教育。一个孩子在社会活动中的道德表现都能够从他的家庭教育中找到因果联系。在家尊敬父母在校才能尊敬教师;在家关心父母在校才能关心同学;在家帮助父母在学校才能帮助同学,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乐于公益劳动。显然,从“孝敬”教育人手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是学生家庭乐于接受和积极配合的渠道,学校教育也可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学校从哪些方面人手开展“孝”的教育呢?

一、利用学科优势,渗透亲情教育,建立互爱意识

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孝敬教育。如语文教材中《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为了给爸爸治病,孩子省吃俭用,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仍不为所动……讲述的是主人公如何孝敬长辈的故事。教师可以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和内涵,在孩子们心中树立榜样。音乐课中通过赏析歌颂父爱母爱的歌曲,从歌词所表现的中心作为孝敬教育的切入点。品德与生活课中可以指定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关于以亲情为主题的材料,特别是我国古代的孝敬父母亲人的名人名言及诗歌,进一步了解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巧借传统节日,明父母之辛劳,微行孝顺之事

我国不少传统节日本身就与孝道相关,因此利用这些契机,既让孩子们了解节日的来源,又激发他们的孝敬之心,从而付诸行动。如“妇女节”,提出“听妈妈说‘我’小时候的故事”。孩子听完妈妈讲述后,又提出“你能用行动感谢妈妈吗?”孩子们有的用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有的主动帮妈妈做事,有的画画给妈妈……孩子们的表现令父母欣喜,家长们也就乐意同学校合作。“劳动节”:提出“今天我当家”,引导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一天的小主人,承担一天的家务。孩子通过一天手忙脚乱的行动,尝试了生活琐事,买菜、做饭等,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每天的付出实在是不容易。

三、渲染文化环境,耳濡目染,规范自己言行

影响人的环境包含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就外部环境而言,学校在走廊上悬挂“二十四孝”的故事匾,在围墙上布置“古今孝敬图”“孝敬名言”,在醒目的地方写上标识语,橱窗里展示每一学期的学校孝敬之星。孩子们一抬头就能看到它们,时刻牢记,潜意识里用这些人物的行为来衡量自己。所谓的内部环境就是孩子们内心的思想。学校校纪校规的学习、国旗下讲话、好人好事的表扬、行为习惯优秀者的赞扬和张贴、节日教育等榜样的学习同样时时影响着孩子们。

四、适时完成作业,立行践思复行,汇溪流成大江

(一)完成孝敬教育作业本

首先,记录本中让孩子填写父母的姓名、年龄、生日、喜欢做的事等信息。在了解信息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所需,才能有针对性尽“孝”。接着,每周简单记录自己的孝顺行为及父母对自己爱的行为,每月总结“父母令我最感动的事”。最后,作业本上交后,班主任根据教育的引领方向和学生家庭实际隋况进行批阅,同时及时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共同改变孩子的看法。

(二)根据孩子的需要,设计作业

学生的品德成长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是个性化的,学校教育必须多渠道、多样性、多层次。开学初,设汁孩子和父母合作,根据理想制定学期目标,之后,写一封給父母,谈谈自己的心声;妇女节,谈谈我是怎么来的;教师节“说说老师对我的好”。同学们彼此吐露。

五、结合时代步伐,关注教育细节,引领螺旋前进

秉着“听从教师让父母放心、健康平安让父母安心、认真学习让父母高兴、遵纪守法让父母省心、关心他人让父母舒心”的宗旨,学校细致入微的常规活动的开展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黑板报、宣传窗、思想竞赛、社团活动……

阵地的建设,要让孩子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必须有一定的激励机制。雏鹰争章、爱心点赞、好习惯银行、月月最美之星……结合时代特点,层出不穷的激励方式,符合孩子活泼好动、兴趣维持短暂的性格特征。孩子们在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机制下,快乐地品尝着胜利果实。他们的成长是愉悦的,螺旋上升的。

德育,不是单凭我们教育者的意愿,强制性地灌输,或者是半推半就地进行,而是我们应该着眼孩子。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努力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引导。活动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唤醒孩子们的主体意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做到公正公平,经常反思得失,总结经验,调整策略。

孝德,以孝带德,只要学校切切实实地做了,一定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学生会变得懂事;家长会称赞学校和教师,学校的满意度提升;教师因为得到尊重和教有所得会更爱自己的岗位。

(责编:侯芳)

猜你喜欢
学科渗透
高中历史课堂优化教学尝试
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工科基础课教学初探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花若芬芳,蝴蝶自来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的策略研究
利用数学素材渗透生命教育的尝试与反思
谈谈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渗透教学
学科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的几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