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 07:22李晓萍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李晓萍

摘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问题日益显现,我们也要把目光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中,抽象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要去培养的能力,由数学学科抽象的特点而衍生出的抽象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本文仅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和个人思考,关于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阐述以下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抽象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学科具有比较抽象的特点,在学生日常学习数学培养抽象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的就是平时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如果教师想系统地去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重学生平时学习数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模式。而抽象能力,实际上就是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对同一类的知识提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掉不必要的东西,分析出所研究事物思维过程的一项能力。

一、小学数学抽象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養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人才必须全面发展,所以每一位踏入社会之前的人,在学生时期所要培养的基本素质也越来越多。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小学生对于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因果关系还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对这种无形的、抓不到的意义的学习存在一些难度,概括有一定的困难,但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极具抽象性的,所以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会逐步提高,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解决一些抽象性的问题,无形中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去注意的事项。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要学生自身在培养抽象能力方面下很大的功夫。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认真贯彻并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就如今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而言,这种培养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所以更需要教师耐心地教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良好的引导,需要教师在一天的教学生活结束之后,回顾自己的教学方式,有哪些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以及完善,创造出新的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有利于贯彻落实核心素养

在数学这门小学必修课程中,抽象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如果从这门教程的初始时期,教师就倾向于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图形数学这方面的规律,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可以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核心素养,所以说在学科入门时期由简到易地让学生去慢慢摸索这门学科学习时的规律,可以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人才也跟随社会进步的脚步去进行完善和提高,这就意味我国的教育事业不能遵循老一套的传统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变,不仅仅是让学生提高成绩,也要注重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素质教育是目前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可以运用自身能力去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但是还无法去运用一些抽象的思维去理清事物的关系,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就需要教师去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内容概念的理解,不能只进行概念的讲解,还要结合具体事物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培养。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抽象思维的养成,离不开日常学习的练习。有一定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关键作用,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进行观察,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行为习惯来制定与他切身适合的学习方法,依据学生的个性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来制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怎样去更好地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教师的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朝向有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

数学知识结构的框架是相互联系的,但各个部分的知识点又是单独存在的,我们往往都是单独地去学习某一个知识点,而并未过分注重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学生对于框架的熟悉度并不如对每一个单独知识点的熟悉度,若是如此,我们就无法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推理和判断,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去提前做好教案,整理好知识的大致框架,再接着对每一个小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的框架进行认知,又便于总结知识规律,找出相同特征。

(四)鼓励学生创新丰富课堂经验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遵循的大多是一种被动接受教师教导知识的传统模式,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正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在学生这个作为重要的阶段去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除课本上死板的知识外,认识到课本与现实事物的联系,并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教师就要去帮助学生去养成创新思维以及抽象思维。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堂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抽象能力,去落实核心素养。例如在教物体形状这一课时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形状,由此让学生们知道课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是密切联系的,深化学生对课本上内容的理解,这样一来,数学概念就不再极具抽象化,而是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最后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学会去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再不断地进行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面积推进校园教育越来越注重的一个方面,而抽象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培养数学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共赢的,它不仅可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我们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核心素养的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去设计适合学生的科学的学习任务,在知识点的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还要在学生的课堂体验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创新。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