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与对策研究

2019-09-10 07:22江沛海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新时期对策

江沛海

摘要: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看,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比较明显。为此,笔者首先分析了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的主要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扭转这一不良现象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对策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其与城市社会的各个方面均有着直接的联系。城市规划管理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规划实施管理和规划决策。利用一切规划管理逐渐优化社会资源,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精神服务与物质服务[1]。城市管理比较突出的价值就是创造文化先进、宜居、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的城市。但是目前由于某些人为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整体目标偏离其应有方向的现象比较明显,甚至导致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发生,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为此,接下来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的形态

(一)管理者公共责任意识发生异化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主要表现为管理者公共责任意识异化为过度追逐商业利益。开放商追求高利润与也与政府主观征税创收的心理不谋而合。政府部门的放任使得开放商也逐渐漠视公共利益,且也侵害相邻利益,使得城市规划极为不合理[2]。比如土地区位直接支配土地价值,各个开放商互相争抢城市土地,拆迁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使得土地超强度开发,出现占用公共道路,牺牲公共设施等不良现象,甚至威胁到城市历史文物遗产的长久保护,影响到城市职能的合理发挥。

(二)政府新城规划决策发生异化

政府新城规划决策异化主要是异化为长官意志,地方政策决策者过度依赖发展房地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也是政治成就感物质性表达的表现之一。为了争取政绩,很多地方没有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不顾地方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和发展潜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好高骛远地在偏远地区上马各类新城区,最终难以为继,出现了诸多良田变高楼,高楼变烂尾楼,一烂十几年的不良现象。

(三)规划整体目标发生异化

规划整体目标发生异化主要表现是地方政府单纯的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其他方面。同时,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分析城市规划与市场经济联系极为密切,导致商业资本的得利程度很容易压过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主导了城市规划的方向和目标。上述两大因素叠加在一起很容易引发地方只抓经济增长和商业开发,出现物质文明大步前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却裹步不前的失调现象。

(三)规划管理公平兼顾弱势群体利益的原则异化

规划管理公平兼顾弱势群体利益原则异化表现为侵蚀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经济条件较为落后,需要政府的扶持其才能维持生存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公平原则,也是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过度主导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的情况较多,使得部分人将城市土地优化判断标准与房地产业产值画等号,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忽视了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发展需求,使得棚户区、城中村缺水缺电,公共资源匮乏,居民生活条件恶劣等不和谐现象长期存在。

二、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规划管理主体发生异化

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就是政府及其下属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而从本质上来分析城市主体包含了居民、居民组成的组织,比如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市规划管理比较突出的体现就是居民以及居民组成的组织履行自身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假若无人监管,那么也会因为个体决策差异化增加规划管理的难度,严重时也会出现混乱的情况,最终降低个体收益,使得公众利益受损[3]。为此,政府也要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并成为公众受让规划管理权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有些地方出现政府部门受让管理权时未尽职尽责,甚至将公众仅仅视为规划管理对象的个体,未能做好引导措施,充分保障居民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导致规划管理权沦为部分决策者宣扬官本位思想,甚至谋取不正当个人利益的工具,如此也就出现了城市规划主体异化的情况。

(二)城市规划管理认知不深

规划空间布局也是城市规划管理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还需要考虑到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同时,空间的形成也主要依赖于土地,由此可见政府规划管理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土地经营开发、营造各种功能空间,但是这个过程中经济、文化、政治等都会对城市的空间构造发生反作用。在此形势下城市规划管理还需要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管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充分认识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明确其是变化发展的,且也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城市规划管理主体也需要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升规划管理认知水平。

三、解决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的方法

(一)树立良好的价值目标,强化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认识

理性形式是决策者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终极目标,同时这也是公众主观的心理期望。在规划管理目标时也主要是以减少主客观的差距、缩小价值差等达到保证价值目標正确性的目的。城市规划管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主体在认识土地使用方面的心理需求时也要重视做好各项工作,如随机走访以及征集每个经济阶层的群体意见、切实了解拆迁户的各项需求、调查居民的收入情况等等,以此分析城市的空间心理需求[4]。另一方面,准确分析国民经济不同产业类型的用地需求,包括分析城市的经济结构,其中包含就业人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国民收入、利润等各项生产要素的流转,并做好城市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产业等各项产业的判定工作等,做好规划用地需求分析。

(二)把控好城市规划管理的偶然与必然

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偶然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且同时存在,联系十分密切,二者是互相转换也互相影响[。从某些方面来说,必然性为城市规划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而偶然性是实现必然性的重要方法,同时又起到补充的作用,也会起到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减缓事物发展或者是促进事物发展。就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来分析,其偶然主要体现在投资规模、投资主体、建设时间等方面,这些都是生产资料不集中的表现。调整土地的规划布局一直都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偶然中抽象的提取其必然性,最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城市空间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提取其必然性时也要从经济、文化、周围空间联系等方面去分析,逐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准确的判断城市规划管理价值是否已经发生异化,从而也能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四、结语:

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出现异化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不良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既要提高各阶层群体的思想认知水平,也要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扭转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的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邓芳岩. 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与对策[J]. 城市规划, 2010, v.34;No.267(2):68-73.

[2]杨子鹏. 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价值异化与对策研究[J]. 江西建材, 2018(3):21-21.

[3]刘祖健. 生态价值异化影响下的城市形态[C]// 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 2011.

[4]吴晓庆, 张京祥. 从新天地到老门东——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价值的异化与回归[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3):86-92.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管理新时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探讨
简议城市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及其策略
浅析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