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思维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体现

2019-09-10 07:22黄桂婧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1期
关键词:数学题创造力创造性

黄桂婧

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在非构思议论文写作中提出最先进,最具有实效性的理论,即多维的因果思维,它根据事件发生的现状或当下存在的现象并结合背景分析来进行原因分析,得出原因之后再进行功能分析和措施分析,功能分析即“会怎样?”,措施分析即“怎么做?”从而生成标题,完成议论性写作。非构思因果思维对议论性写作非常有帮助,它浅显易懂又极容易掌握与运用,而名家的写作中也不乏这一写作思维的运用。现我就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中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例来具体分析非构思因果思维在议论性文章中的体现。

一、构成分析或过程分析——事实存在:

课文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摆出事实的存在,即“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这四个图中有圆形、四方形、平行四边形、扇形。在议论文中运用这一开头方式紧扣题目不仅简明扼要,还能高度吸引读者的眼球,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激发读者思考与探究的心理。

二、原因分析——选择答案的原因:

课文中说:“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因為图形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不过,也许有人会选择图形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它图形不同。确实如此,这也是正确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所以A也是正确答案。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惟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因此D也是正确答案。换句话说,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部正确。”可见选择哪一个答案都说得过去,都是有正确的原因支撑的。问题的选择与提出必定与设计者的目的一致,设计者用意就是让答案不唯一,就是要发散选择者及读者的思维,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话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对这四个问题的分析非常详尽,正是为了渲染文章的中心话题的。

三、背景分析——找出事物存在的本质:

课文中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这一点非常重要。”表面上看这是一道数学题,但是作者并非就数学题而议数学题,而是把数学题作为一个门径,更好地让读者发现现实中事物的解决办法并非像数学题那样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现实中许多的事情是错综复杂的,若脑海里被唯一的思维僵固的话,就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我们认识了事物存在现状的本质,就能找到多条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选择最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作者通过背景分析把问题超越于数学题之上,揭示了“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的重要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四、功能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1、渊博的知识

课文中说“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这一点我是赞同的,知识是创造的基石,是创造的肥料,是创造的养分,没有知识难以拥有创造力,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哪一个不具备渊博的学识?因此,渊博的知识是创造性所必需的要素。

2、能运用知识

知识的积累是重要的,但作者论证的思维是十分严密的,他接着说“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作者在这里重在点明只有会运用知识才能说具有了创造力,因为创造力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运用知识的效果都是不同的。

3、创造的功能

拥有了创造力会有什么好处呢?这是众多人关注的问题。作者论证完了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关系之后,重点极具有说服力地阐述创造力的功能。他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例子来充分论证。为什么举这两个人的例子,因为他们都被众人所知,举例好理解。约翰·古登贝尔克的创造力体现在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印刷机和排版术这两种新形式的机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罗兰·布歇内尔则是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通过作者这一有利的论证,谁还不想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呢?

4、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

作者举了名人事例是否单在论证只有名人才具备创造力呢?作者也想到了这一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任何人都有创造性。为了不引起误解,作者紧接着引用了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得出的调查研究结论表明:“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者引用了这一调查结论能充分证明创造力人人都有,关键是相信自己与否。

五、措施分析——创造性思维的获得:

作者在文章结尾中说:“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简而言之,即三个途径可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积累知识、保持好奇、发展灵感。做到了这三个措施便离创造不远了。

六、生成标题——文章的核心:

作者写作的用意即在论述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这一思维与知识的积累、好奇心的保持、灵感的萌生都有密切的关系,而这思维是抽象的,不易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作者便咋开头利用了一道数学题激发读者的兴趣与欲望,并在文中深入浅出地揭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者根据人们思维局限问题的存在,来分析原因所在,通过背景分析更是让读者深刻意识到思维局限的弊处,最后通过功能分析、措施分析论述创造性思维的好处及如何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论证思路清晰严密。综上所诉,标题定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最为恰当不过,即易于引起读者的关注,又恰到其分地写出行文用意,且主题鲜明又意义深刻,引人思考又号召力强。

猜你喜欢
数学题创造力创造性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