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

2019-09-10 23:17丁良栋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1期
关键词:估算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丁良栋

摘 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估算更是备受青睐。那么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们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实践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呢?下面我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贴近生活,感受估算的价值

传统教学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的意识和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的更为广泛,更具有实用价值。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

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估算到超市购物需要的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估算2千克鸡蛋大约能称多少个……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心这一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呢?

首先教师要有估算的意识,要有意识的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地加深认识。如学习千克的认识,可让学生尝试估算日常生活中有关物品的质量;学习米和厘米的认识,可让学生估计一些物体的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估计一把花生米大约有多少粒……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现估算应用的价值。

二、创设情境,增强估算意识

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估算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这一教学情境:小熊和大象比赛收水果。小熊收了270千克水果,而大象收了多少不知道,只知道大象的倉库最多可以装480千克,现在还差100多千克就装满了,请你比一比,它们谁的收获多?因为提供了“100多千克”这样不确定的数据,学生无法精确算出大象收获了多少千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无法比较了呢?新鲜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他们在争论中想出多种方法:

生1:100多千克最多也就是199千克,480千克减去199千克,结果也比270千克多,所以肯定是大象收获的多。

生2:把100多千克看成199千克,算起来比较麻烦,索性把100多千克看成200千克,即使200千克才能装满,它的仓库里还有280千克,所以大象比小熊收获得多。

三、重视运用,形成估算意识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笔算、估算都是计算方法,如果能做到有机结合,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极大地方便。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在众多的数据中,以敏锐的观察力,迅速的做出选择和判断,使学生养成主动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形成估算意识。

在笔算中运用估算。从许多角度上看,估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计算策略,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笔算教学中应加强估算的运用,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先估算再笔算,例如:在精确计算325÷51时,先估算成300÷50进行试商,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精确度;也可以先笔算后估算验算,例如:在计算1734÷17=12的结果后,如果再把1734÷17估算成1700÷17=100,说明商比100还多,就会发现结果12是错误的,这些计算中虽然没有估算要求,但如果有较强的估算意识,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就可以避免错误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估算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在许多问题情境中需要用到估算,特别是一些较大数目的情境,有时估算可能会比精确计算更有用。如:一张报纸大约多少个字?1000张纸大约有多厚?9.02×7.9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如果需要精确的答案时,就用口算、笔算或用计算器,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例如:“敬老院里,12个老太太的平均年龄是78岁,8个老爷爷的平均年龄是76岁,求这些老年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这道题学生往往会列出这样的算式:(78+76)÷(12+8)=7.7(岁)。如果首先让学生估算一下,敬老院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大约应该是多少岁?学生经过思考会不难得出,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应该是比78岁小,比76岁大,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解答。计算(78×12+76×8)÷(12+8)时,可以选择口算或笔算得出精确的结果是77.2岁,就不会出现结果是7.7岁的现象。

估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意义重要,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当我们从事某些工作算法,应对所从事的工作估计或事后、检测,以便采用较好的办法把事情办好,即使出了偏差也能自己发现而加以补救。

总而言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学生在点点滴滴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估算带来的快乐,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能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储清育. 浅谈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J]. 科教导刊,2009.【2】:黄满生. 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能力[J]. 江西教育,2012(18).

[2] 陈小明. 浅谈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培养[J]. 2016(11).

猜你喜欢
估算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做法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