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中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9-09-10 01:17赵天虹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1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小学数学教学

赵天虹

摘 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思维理解能力,才能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正是培养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激发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行为习惯

前言: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情况,还会影响他们后期的发展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小学生成长的更快,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文章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进行思考,以期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1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一个符号或者一个小数点不正确,都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所以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在书写时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书写的数学内容更加准确,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意识,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果[1]。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教材《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时,有些学生会将“1”错写成“7”,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所以基于这种现象,教师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纠正书写的习惯。教师可以组织班级的学生进行作业展示的小活动,先收集全班学生的数学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初步筛选,再选出5名班委代表对筛选的作业评选出最优秀的6份。然后教师可以将这6份作业拍成照片上传到多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让班级的学生对这6份作业进行投票,最后教师将排在前两名学生的作业张贴在班级的墙上,可以在班级供大家参观学习,并赋予他们“书写王者”的称号。一些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父母看到自己的成绩,所以他们就会在写数学作业时,变得很认真,保证书写数学知识的准确性。教师通过举办作业展示的小活动,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长,并使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对数学题计算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前主动进行学习,能够初步了解所学的知识点,明确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便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3]。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时,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从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教材《测量》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对自己卧室的面积和家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通过自行测量卧室的面积,为教学创设了一定的生活情境,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找出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受到教师的表扬之后,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3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需要不断练习,才会使人终生受益。不良的习惯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就会给个人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教师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勤于思考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对原有的思维习惯加以创新。教师可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解答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讨论的小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思考。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教材《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物体的实物带到课堂上,便于学生对物体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什么物体呢?”“物体和物体之间能够相互叠加吗”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活动。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发散思维,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的学生会将物体画在本子上,还有的学生会利用身体的物品動手叠加,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做法表示肯定和鼓励,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主动探索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4 培养学生自信发言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完全理解教学知识,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一定的恐惧,导致数学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情况不仅能够使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计划加以调整,还能够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信心,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5]。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教材《时、分、秒》一课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几道题,然后挑选几名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如果他们回答的正确,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证明他们很棒,学习很努力;如果他们回答的不正确,教师也可以对他们的行为表示肯定,并告诉大家“只要大家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发言,就算回答错了也没关系,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你们依然是最棒的”,这时候回答错误的学生心里就会释怀自己的答案,变得更加自信,就会积极准备下一次的发言。一旦班级中出现几名自信发言的学生之后,其它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被感染,也会被带领着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自信发言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5 结束语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后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优秀。而不良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在行为上格格不入,难以正确对待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对他们表示肯定和赞扬,使小学生在心底对好习惯产生兴趣,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养成这种好习惯。而且教师还要通过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汉川.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习惯的培养策略[J]. 成功:中下,2017,23(2):125-125.

[2] 付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5(1):156-157.

[3] 郭玲玲,周世如.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8,651(31):67-67.

[4] 蒋维玉.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中),2017,232(10):145-147.

[5] 李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7,347(28):113-113.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