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

2019-09-10 07:22曾虎荣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张某子女

曾虎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很多边远地区和农村流动人口进入中心城市打工,给城市带来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给当地的政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工作问题、教育问题和医疗卫生问题,尤其是随迁子女的生存和教育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走访调查研究法、个案归纳研究法、家校互动研究法调查问卷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随迁子女身心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父母急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为自身和家庭提供稳定的收入,很多学生的家长双方都是务工人员,甚至一人兼职几份工作。家长们经常早起晚归,随迁子女几乎见不到自己的父母,更没有时间与家长进行交谈,家庭教育缺失。

(二)教育环境流动

有些随迁子女会跟随自己的父母频繁地更换打工城市,很多孩子甚至每一个月就会进入一所新的学校。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和家庭经济条件不稳定的问题给随迁子女造成了各种问题。

(三)学习基础不牢

频繁地更换搬家和转学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差,对教师讲课方式和班级学习氛围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除此之外,自卑心理导致学生不敢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求帮助,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参与课外辅导,再加上家庭教育缺失和父母教育水平有限,都不能給予学生学业上的帮助,导致随迁子女学习成绩差,基础不稳定。

(四)出现心理问题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十分敏感,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学习水平是初中生最关心的问题。随迁子女在这两个方面都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心、拘谨、不自信,自我保护意识强烈,甚至会出现暴力倾向、攻击能力强等问题,给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一定的挑战。与此同时,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造成随迁子女学习和心理压力过大。

(五)监护制度不严

由于盲从心理,有些进城务工人员和他人结伴一同进城务工,但是城市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大多数随迁子女的父母都需要外出打工,这就造成了家长监护缺失。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很多父母在周六日也需要工作,孩子们往往独自待在家中或者去网吧上网、到街上闲逛,给学生的人生身全造成很多安全隐患。

二、解决措施

(一)教师施加关爱

考虑到学生家庭现实情况,强制要求家长参与学生教育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只能教师对随迁子女施加关爱。教师要具有师德,不但不能因为随迁子女的经济问题和身份问题存在歧视,更应该对学生关爱有加。

(二)提升家长素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言行举止、价值理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对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进城务工人员除了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外,部分家长素质有待提高。因此,我在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时候,也会强烈要求家长前来参与亲子活动,和孩子一同解决面临的问题,拉近亲子关系。

(三)建立互助小组

解决随迁子女教育教学问题除了依靠家长和教师的力量外,还需要班上的同学付出努力。很多随迁子女因为自卑心理不敢交朋友,遇到问题也没有倾诉的对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全班分为几个小组,随迁子女和城市学生组建成帮扶小组,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互相帮助,并对表现良好的帮扶小组给予言语或物质上的奖励。建立了帮扶小组后,虽然一开始有些随迁子女畏惧与小组内的同学合作,但是禁不住组内其他热情活泼的同学主动拉近距离,最终把班上营造了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随迁子女在学业和生活中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四)重视心理问题

大多数随迁子女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如果对这些心理问题不加以重视,任由其发展,将会引发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教师要重视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引导其树立健康积极的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刚刚转校的学生张某是一名随迁子女,他学习成绩差,不愿意和他人交流,性格暴躁,容易和他人产生矛盾,令大家头疼不已。但在与张某的接触中,我发现张某因为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因此对别人的言语和行为十分敏感,因此很容易和比人发生冲突。知道原因后,我举办了一场主题班会,班会的主要内容是:把自己介绍给你的同学。这一班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诉说内心的想法并表达出强烈地想要交朋友的意愿。很快地轮到张某上台进行自我介绍,虽然张某平时容易和他人产生矛盾,让人看起来很害怕,但是到了讲台上,张某一下子脸红了,吱吱呜呜地说不出话来,最后低下了头。见此情景,我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也主动鼓励张某。受到鼓舞的张某鼓足勇气,大声地完成了自我介绍的任务,微笑着下台去了。同学们对“反差巨大”的张某十分感兴趣,争做他的朋友,张某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帮助随迁子女解决心理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加强家长监管

为了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在家长、学生和学校之间建立了微信群,只要家长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地确定孩子的位置、了解孩子的行为,给学生监管带来了便利,也加强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为解决随迁子女教育、管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因此,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作为学校教育中的特殊部分,在生存和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更需要学校、家长、学生自身共同努力,一起解决这个难题。

注:本文为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课题批准号:DX[2017]GHB180)。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张某子女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你非叫我跑
Tomb-sweeping Day
酒后应赌跳江溺亡 虽非恶意仍需担责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我能否继承同居男友父亲的遗产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
“进城务工人员不想上社保”背后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