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定体育课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9-09-10 07:22苟晓霞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学情体育课

苟晓霞

本文从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应该做好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一定要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四个方面论述了在教学目标预设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奋斗的目标,所以体育课目标的预设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其中一定蕴含着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应该做好学情分析

分析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通过学情分析,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以便教师将教学内容化为适宜不同学生的身体练习;从而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在分析学情时,我们要抓住会与不会,会的程度高与低两个维度。在这两个维度之下进行分析。体育课学情分析的常用方法是检测法,检测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实际测量的方法,测出学生现有运动水平,以便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可操作性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

二、教学目标一定要分层制定

教学发生在:学生——教师——教材内容之间,是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双向和多项互动,作为学生通过操纵自己身体参与学习的体育课而言,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手段,通过身体练习而获得身体智能的,那么,身体练习素材从何而来?当然来之于教材,所以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运动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身体练习即可操作性教材。我们知道,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具有不同思维和志向、不同爱好和兴趣、不同运动水平的个体,体育教学最直接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掌握运动技术,获得运动技能。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运动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实施分层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基于学生个性,走向面向全体化。如果我们在统一目标要求之下,就会出现有些学生“不够吃”,有些学生“吃过剩”的现象,也就是说,有些学生可以不经过努力就能轻松地完成,有些学生虽然努力,但怎么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从而这些学生会产生失望感,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学习完全丧失信心。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它是我们一节课自始至终努力的方向,一节课不可以缺少灵魂,也就是说不能缺少一节课的努力目标。在体育课上,这个目标是依赖于教材内容所实现的,相对于体育课而言,就是在教师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若干个身体练习,学生通过若干个身体练习中达成的。介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每个不同个体的学生,他们的现有运动水平和体育知识都是各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和教材内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制定教学目标呢?我们知道体育教学目标分为三类,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体育知识,掌握哪些体育技术动作,提高哪些体育技能,在心理上得到什么启示,培养哪些习惯,建立哪些意识。所以,我们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要兼顾三维目标,所制定的知识目标要在学生所能够理解的范围内,运动技术目标要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要基于学生会与不会之间,制定教学目标要遵循以下原则:

1.涵盖学生全体原则。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是教育最基本的价值。作为学校教育范畴之内的体育课,也承载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重任,所以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涵盖学生整体,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于目标之外。

案例:

(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85%~90%的学生能够在脱离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正确地完成前滚翻。

(2)教學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百分之95%的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方法。

这两则案例中,第一则案例和第二则案例分别将10%~15%和5%的学生遗弃到了教学目标之外,很显然,它违背了“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宗旨。

2.体育教学目标应该确立在学生经过努力可能达成的位置之上,也就是说将它置于学生的会与不会之间,如果目标定得太高,超出学生的能力所及,或者将目标定于学生随意可以完成的情况之下,也就是说将目标大大超出学生现有水平或者低于现有水平,这两者都不是最佳位置。

3.体育教学目标应该将运动技术的形成过程作为“促进学生理性与情感增生”的过程,不能将某一特定运动条件下的特定技术动作学习结果作为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要体现教师目标和学生目标,二者务必融合统一。教学中,虽然学生居于主体,教师居于客体地位,但居于客体地位的教师作用不可小视,他对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有着引领、启迪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目标具有方向性,如果失去客体的方向性目标,学生也很难达到目标,所以教师目标和学生目标要融合统一,只有融合统一学生目标才有望达成。

四、 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

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评价必不可少。我们一般是将教学目标中预设的学习结果为参照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但我们知道,学生是不同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兴趣和爱好,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习惯等,所以体育课上要必须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以个体内差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通过课堂内个体差异性评价,让学生通过自我前后的有效对比,了解各自学习计划的达成度,从而知道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取得了哪些进步,哪些方面还表现得不尽人意,哪些方面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等反馈信息。这样还有助于提示学生注意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成了学生在下节课或者今后自我制定学习计划的依据。

简而言之,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价值的集中体现,由于它是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而获得的,所以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定,将其定于学生的会与不会之间;此外,由于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所以他们运动水平也会各不相同,在体育学习中必然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所以,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而定,要对他们实行个体内差异评价。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学情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体育课上的“意外”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讨厌的理由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