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2019-09-10 07:22皮小艳陈正德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途径和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皮小艳 陈正德

【摘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长远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在长时间的积累中逐渐形成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为了让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发扬与传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和传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意义进行研究,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入校园 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01-01

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其内在修为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在当期阶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2017年元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辦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有一条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自我县成立传统文化促进会以来,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三个年头的实践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在校园之中努力创建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了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校园,我们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在学校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风气,以此来提高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所以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被更多的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为此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渲染学生们的道德情操,使得礼仪之风能够在校园之中盛行。从我国当前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上来看,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开展相应的讲座以及主题演讲,打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文化等,来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将公共场所进行相应的装扮,配合相关的宣传材料等,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快速进入校园,为广大学生所接受。

二、充分利用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能够看出,课堂教育仍然是影响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会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需要在学校的引导下,首先进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增加相应的诗词语句,多为学生们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可以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们介绍《三字经》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作品。

三、抓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利契机,在校园中宣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中,传统节日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的机会,在学校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介绍。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宣传活动,可以在清明节时开展悼念先辈活动,可以在9、28孔子诞辰开展祭孔活动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古圣先贤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也可以在端午节时举办划龙舟比赛,借此机会缅怀革命先辈屈原。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中,一方面既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可以扩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对以后的发展有所裨益。

四、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与时俱进

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需要与时俱进,为此我们需要把握住时代发展脉搏,借助国家政策来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下去。但是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时间的积累中,有其独特的方式,所以在继承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不变的情况系,使其能够与时代相融,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比如在我国清明祭祖方面,我们既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发扬光大,但同时考虑到时代发展的因素,为了避免因为祭祖而带来的火灾,我们需要对祭祖方式进行改进,比如使用无火方式进行祭祖等。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那么中华传统文化将会失去其特色,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被社会逐渐淘汰。

五、与相关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给学校营造相应的外部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需要营造相应的外部氛围,为了让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深入到学校之中,我们需要在学校中营造相应的氛围,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让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们的举手投足产生影响。我们县促进会就联合关工委、教育局一起下发《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国学进课堂》的文件到各学校,指导学校怎样在学校正确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可以在学校设立相应的雕塑,并配以相应的文字介绍,让学生能够生动地了解到关于该段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文化建设也需要跟上步伐。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得到发扬与继承,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将其融入校园之中,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主动对其进行传承。重要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来进行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马如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及方法[J].学周刊,2017(34).

[2]张扬.浅析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

[3]罗醒.谈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以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为例[C]//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

猜你喜欢
途径和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小学生自控力培养之我见
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审计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硕士开展案例学习的有效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