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

2019-09-10 07:22谭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设问数学语言数学核心素养

谭华

【摘要】  对于高中数学学科而言,新课标中增加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更适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入理解和认识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并且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中将核心素养深入渗透其中,从而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中更好地领悟到核心素养的内容,逐渐形成完善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从重视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指导学生题后反思等方面,思考具体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语言 设问 合作探究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05-01

0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思维水平、理解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片面追求教学的成绩,还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通常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共六大内容,是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逐渐形成的高度抽象的数学思维品质、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重难点内容等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思考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一、重视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

对于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而言,深刻体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关键能力、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同时也体现出了数学本身的基本内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从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素养;还可以指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世界,从而发展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素养;又可以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素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在规范学生数学语言上下功夫。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数学法则等表达出来,能够体现学生数学基础能力,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入手,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关于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

例如,人教A版关于“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相关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先思考分析它们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并且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写出这些题目的思考和解题步骤,在此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如: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我国的人口已经达到13.7亿,而且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2%左右,那么到2030年时我国的人口大概有多少?对于此问题,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计算人口增长的总年数一般用t表示,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y0是t=0时候的最初人口基数,接着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和思考会写出以下步骤:人口普查1年后人口是y1=y0(1+a),2年后人口是y2=y1(1+a)=y0(1+a)2,t年后人口是yt=yt-1(1+a)=y0(1+a)t,代入数据后得出y0=13.7(t=20,a=0.52%),最后代入函数式得出我国到2030年时人口数约为15.2亿。教师通过类似的指导和教育,能够在循序渐进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相关的核心素养。

二、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理论与工具学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和探究,对于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利的。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通过函数f(x)的定义域求解函数f[g(x)]的定义域、再据此求解函数f[h(x)]的定义域”的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设问指导学生:自变量是x还是关于x的表达式?同一法则作用下的对象(包括字母和代数式)的取值范围有什么关系?再比如,关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栽树、挂画的时候如何判断物体与地面是否垂直?通过这个设问可以在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的同时引入本课教学;接着教师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垂直,能够判定出该平面外直线與平面垂直吗?如果是平面外一直线和平面内两直线垂直,能够判定出该直线与平面垂直吗?通过创设类似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和题后反思

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更为完善的数学知识。通过充分运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多种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在关于“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借助计算机工具收集数据、建立函数模型,从而发展核心素养。同时,在学生做题之后,教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反思,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例如,通过以下习题可以让学生总结和反思对数函数的基本模型:某小城市的人口为100万人,如果在20年后这个城市人口总数不大于120万人,那么年自然增长率应该控制在多少?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得出:设年自然增长率是x,有100x(1+x)20≤120,(1+x)20≤1.2,20lg(1+x)≤lg1.2,x≤0.9,通过此题学生可以更好理解对数函数的基本模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具体教学中积极地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以此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重视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指导学生题后反思等策略,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更好地拓展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水平,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刘聪胜,杜海洋,汪仁林.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教学中的渗透[J].陕西教育:教学,2017:9.

[2]范怡菁.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8(10).

[3]赵钊,杨晖.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做法的思考[J].陕西教育:教学,2017(11):4-6.

猜你喜欢
设问数学语言数学核心素养
乐学· 自主·分享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