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儿童基于普特结合下的针对性教育

2019-09-10 07:22李建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李建英

摘  要:普特结合是指普通学生与残障儿童在一起学习的一种班级组织模式,由于残障学生在某方面存在缺陷,这会导致残障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存在各种问题。教师要意识到残障学生的特殊性,既一视同仁,又能够区分对待,使残障学生能够在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中获得成长的空间,最终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普特结合;一视同仁;区分对待;融入集体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04-01

关注残障儿童,普及义务教育是我国促进教育公开的重要体现,残障儿童在某方面存在的特殊情况,随班就读正是基于残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在一起接受教育所形成的教育模式。普特结合既正视了班级中的现实情况,又要求教师关注残障儿童的特殊性,从而有效组织教学,实现一视同仁,又区分对待,最终达到共育随班就读儿童。

1.融入團体,在普特结合中实施针对性教育

在普特整合背景下,普通学生与随班就读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在实施教育策略时,必须同时考虑两种学生存在于同一班级学生的客观事实。团队活动是学校经常开展的活动,能让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教师在实践中发现,不少随班就读学生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他们在参与团队活动时,会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同时,教师必须考虑到随班就读学生的客观情况,在设计团队活动时,必须考虑到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以此实现针对性教育,既能让普通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照随读学生,又能够让随班就读学生产生自信,主动融入集体,以此实现针对性教育的有效进行。

如,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劳动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开展劳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合理分配任务,像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教师不能安排他们去提水或擦窗户等活动,而是安排学生擦桌子、椅子等任务。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关照,获得关心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同学与残疾儿童一起进行劳动。残疾儿童能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又能够融入班级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团队活动最重要的是团结和关照,感受残疾儿童也是班级的一员,这就是践行一视同仁区分对待的普教融合策略理念的重要过程,能够达到构建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2.潜能挖掘,在普特结合中实施针对性教育

残障儿童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在班级一样也是处于弱势,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残障儿童一样是社会的一员,长大之后必须融入社会。教师要把握普教融合的教学特点,根据残障儿童的特点,积极深入了解残障儿童,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情况,通过潜力挖掘,以设计出适合残障儿童发展的方案,从而激活残障儿童的学习信心,并在潜能训练中找到发展的方向,以此实施针对性教育。

如,自闭症儿童,他们看上去不爱说话,在学习过程中也是表现出非常吃力的一面。像生字学习,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训练几次就能够熟练掌握,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花在学习的时间要比普通儿童多得多,但是学习效果却非常不理想,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有些自闭症儿童却能在某方面表现出超常的能力,他们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教师要在活动中搭建平台,通过活动去了解学生的潜能,如音乐课,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当残障儿童在音乐上表现出超常的天赋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使残障儿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并在潜能训练中增强儿童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融入集体,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

3.心理疏导,在普特结合中实施针对性教育

随班就读儿童由于某方面存在着缺陷,他们在班级学习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残障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脾气非常不好,和同学有矛盾时,喜欢动手;有残障儿童由于身体方面有残疾,会表现出自卑,不敢融入集体活动中等。普通学生和残障儿童在同一个班级学习生活,这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残障儿童无法排解心理的落差,甚至非常自卑,他们在遇到事情时会比较敏感,心理会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累积一些问题。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个残障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每个残障儿童存在问题研究对策,通过合理的心理疏导,使残障儿童能够走出心理困区,以积极的心态生活。

如,我班有一个学生由于小时候从楼梯下摔下来,摔断了腿,虽经过医治,但是走起来路比较不灵便,不少学生都喜欢嘲笑他。这个学生平时成绩一般,上体育课时,特别害怕,因为他怕同学们嘲笑他跑步的姿势,害怕参与一些体育活动。面对这样的情况,每次看着他那张孤独的脸,我的内心就五味陈杂。如何帮助他?我先从班级学生教育入手,通过班级谈话交流,让学生意识到面对身体有残障的同学时,要接纳他们、鼓励他们,而不是嘲笑。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知道了怎样与残障同学相处,怎样帮助他们。此时,他逐渐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接着,我有意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与他交流一些问题的看法,并在取得他的信任之后,同他敞开心扉交流,慢慢打开他的心结,使他能够走出心理的困区,最终变得不再自卑,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生活。

总之,随班就读是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的形式,随班就读的组织形式有助于残障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获得正常学习生活的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要把握好残障学生的实际特点,一视同仁,但也要根据残障学生区分对待,使残障学生能够积极融入集体生活,为将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萧丽萍.随班就读特殊孩子的教育[J].科学咨询,2018(06)

[2]张清.因材施教,对随班就读生进行帮扶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03)

本论文为2018年酒泉市教育科研课题《普特结合,共育随班就读儿童的针对性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JQ【2018】GHB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