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策略探讨

2019-09-10 07:22祁万梅
青年生活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高效教学高中数学

祁万梅

摘要:高中作为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日后的高考打好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这其中,数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是所有教师教学任务中的关键所在对此本文便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高效教学展开了相应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教学探讨

如今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所以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还要努力建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们逐渐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相应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不断提升教学效率,降低教学难度。

一、凸显学生地位,引入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若想建立高效教学课堂,首先需要老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相关情况,进行实际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为主巧妙设置相关问题,并适时引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时的普及相关的学习概念,从而使同学们理解学习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老师在讲述《直线和直线方程》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现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提问,如,直线与相关方程的关系,对于一次函数y=kx+b中k的表示含义是什么?b有代表什么?根据设立相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掌握教学重点,及时的引进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对直线的倾斜角,斜截式,点斜式,截距式,一般式,以及相关的位置关系作出相关的解释,从而便于学生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及时的活跃课堂气氛,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设立教学情境,改变教学模式

同时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看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观念,所以老师要及时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活跃课堂气氛,改变教学模式。

例如老师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的相关教学时,老师可以依靠相关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学习观念的引导,如我们都知道,随机抽样的概念,对任何非零概率事件,每部分同等概率,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努力本身就是非零概率事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只要努力便可以有一个较好的结果;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在课堂上设置相应的游戏,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切实理解随机抽样的教学内涵,又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由于数学知识不易理解,老师可以根据内容创设相关情景。老师可以设置相关场景:“我校要从2019名学生中选取50名学生参加运动会,若想选出相应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学生回答:“首先用随机抽样法,排除19人,在采用系统抽样法,选取50人,。”老师趁机讲述系统抽象的知识,结合随机抽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堂互动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老师要及时的把握住课堂,而同时,老师也应该意识到,数学知识往往不易理解,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打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老师在讲述排列组合的有关知识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便于他们区别Ann与Cnn,老师可以设置一个相关的情景,组织学生自由进行排列组合,如,老师可以春游踏青时的排队方式对相应的排列组合进行讲解,同时老师还可以抓阄的形式,告诉学生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不易理解的数学问题,老师可以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相关视频,音频,活跃课堂气氛。

四、对学生合理化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

老师若想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分层次教学,首先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基础充分了解,以便老师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层次划分,从而制定每个层次学生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是将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为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打下坚定的基础。

例如老师在讲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问题时,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经常使用的有关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二倍角公式等等,还有相应角度与相应边的关系。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对半角公式的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基础情况,同时将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帮助这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不断巩固学生基础。对于有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学生,老师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考查学生,比如在讲述三角函数时,設置如下例题:在锐角三角形中a=2bsinA,问B的大小。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述圆锥曲线时,老师可以问学生同一个问题:“已知A(-2,0), B(2,0)动点P,其满足|PA|+|PB|=2,则点P的轨迹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所有学生对圆锥曲线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突破自我。

五、结合数学模型,讲解相关例题

在学生对数学模型概念有了大致了解之后,老师可以结合相关的例题讲述数学模型的应

用,使学生通过直观感觉,了解数学模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模型应用意识,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述函数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对函数的数学模型进行讲述,老师可以利用相关图表将这些函数模型知识进行整合,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记忆理解,降低函数模型学习难度,在进行三角函数的相关教学时,老师可以将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展现,并借助图表将相应的字母含义进行解释,同时对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其他公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同时u,老师也应意识到,如今的数学教学讲究理论实践相结合,所以老师应该适当鼓励学生自主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逐渐了解数学模型的使用条件,提高对知识关键点的把握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建模意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其实并不困难。若想快速的建立相应的高效课堂,首先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立足教学实际,设立相关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其次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相应改变教学模式;同时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还应该及时进行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妍.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34-36.

[2]卢秀艳.浅谈高中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J].学科周刊,2010,25(21):112-113.

[3]王秉奎.高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次教学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64.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高效教学高中数学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