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策略探析

2019-09-10 07:22王平
青年生活 2019年36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王平

摘要:高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讲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的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职场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责任。思政元素的融入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方向。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挖掘思政元素在高职英语中渗透策略,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实现高职英语与其他学科的真正“协同效应”。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一、课程思政元素渗透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属性,本身蕴含着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人文习俗、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隐形教育,因此,必然要重视母语文化的地位,重视加强学生价值感的有效指引。高职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应该挖掘提炼英语课中的文化基因与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载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理想和信仰融入知识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课程思政元素渗透高职英语教学的策略

1,在教学目标中,渗透思政元素。高职英语的人文目标和思政教学目标的契合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文化理解、中国情怀、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及职业素养等方面。例如:在设计三维目标的素质目标中,让学生了解所从事职业对从业者的品质要求,了解一些优秀企业家或者创业者的职业故事和工匠精神,意识到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同时,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如此因势利导,融入思政内容,也使英语课堂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2,在教学内容中,嵌入思政元素。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一方面,选取有积极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每学期合理安排若干课时嵌入中国文化概况模块、中国文化典籍模块、中国传统思想经典、地方特色文化模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模块,以此熟悉并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传播方式。还可以增强学生用英语讲解中国故事的能力。例如:利用课前 10 分钟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励志小故事。比如:孔融让梨、愚公移山、亡羊补牢、铁杵磨针、水滴石穿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运用英语交流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提升对故事的内涵理解,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又较好地将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教学中,无形中促进了学生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思辨地学习西方思维方式,增加西方思想经典模块、西方纸媒和电子媒体阅读模块、VOA,BBC 新闻视听说模块,以此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例如:在介绍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概况时,教师可讲解民主、平等、法制等观念对于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性。在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教师又可以讲解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工人阶级所受的压迫以及抗争等,使学生能够辩证地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中的利与弊,培养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此外,嵌入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婚姻习俗的不同;西方情人节与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的对比;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对比等,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在教學方式上,体现思政元素。打造英语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课堂包括主题班会、讲座、竞赛、英语朗诵、话剧表演、辩论赛等课外活动。

关于主题班会,可以成为英语课开展主题体验式教育的素材和契机。例如:根据我校不同专业的就业岗位,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某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品质与素养,以小组发言或 PPT 演讲的形式呈现讨论。

关于英语竞赛,如“中国故事演讲比赛”“跨文化交际技能大赛”“中国文化翻译大赛”等英语比赛。在翻译比赛中增加介绍中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等相关内容的段落翻译,使学生在翻译的同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关于英语朗诵,以“My College,My Plan”、“My Hometown”、“My dream”为主题的演讲比赛、“We Are on a Journey”、“The Voice of English Reading”等朗诵比赛,引导学生发现英语语言之美,培养英语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明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的爱国情怀。

关于话剧表演,学校的话剧社团可以参与组织与策划。例如:在《海的女儿》、《荆轲刺秦》等话剧中挖掘中国精神,学生大胆的反串表演、大胆设计使他们在无形中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合作意识。

关于辩论赛,学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分组辩论。比如在学习True Love 时,让学生对于大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这个话题进行辩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向正确健康的道德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4,在教学评价方式上,融入思政元素。将知识考核与道德素养、思辨能力、案例分析、专业细致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点有机融合,体现教学手段在教学考核中的作用,实现考核为促进课程思政的目的。例如:在笔试中增加对中西方文化理解的考核;在英语实践考核中,通过辩论、演讲、朗诵、话剧表演等活动来考查学生对英语技能的掌握、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和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以“课程思政”思想为指引的背景下,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知西方文化,客观对待外来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辨分析能力来思考当前社会中的各种思潮,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体验到职业责任感和幸福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传道者首先要信道、明道。英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思想认识水平,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先进的现代思想和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格局,达到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高职英语与其他学科的真正“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李波.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J].课程教育研究 ,2018(19):104-105.

[2] 安秀梅. 《大学英语 》 “课程思政 ”功能研究 [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1):84-85.

[3] 李丽雯.论文化自信视野中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J].贺州学院学报,2018,34(2):141-144.

[4] 虞丽娟.从 “ 思政课程 ” 走向 “ 课程思政 ”[N].光明日报, 2017-07-20.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