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专业以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2019-09-10 07:22张大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2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张大伟

摘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程是应用型本科大学,目的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以便切实优化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其中,计算机专业是我国大学学校的新型专业,注重实践,能够为我国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培养写具有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需要全面进行课程改革。针对本专业的技术优势,大学计算机教师可以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专业改革,以便不断优化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本文将从以信息技术丰富计算机学科资源、以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自学活动、以信息技术改善教学互动三个角度来分析大学计算机教师应该如何以信息技术来实施课程改革。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改革

现代社会被称为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生产,优化生产结构,而且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以人才竞争为主,而人才的信息素养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此,便衍生出了计算机这门新兴专业,用来解决我国高科技人才匮乏这一现实问题。客观来讲,现代社会的经济水平条件较好,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在入校之际购入信息设备,比如电脑、智能手机等等,而且大学学校也已购入了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铺设了校园网,为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改革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去组织专业教学。

一、以信息技术丰富计算机学科资源

学科资源是组织课程教学的物质载体,影响着大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常规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以教材理论为主,教师会按照教学计划去灌输专业知识,要求学生进行机械练习,不断内化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然而,教材内容有限,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确实十分迅速且多元的,需要不断拓展课程资源内容,以便保证大学生所取得学科认识与时代前沿接轨。对此,大学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资源,不断拓展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促使大学生积极展开学科探索。

在整理计算机学科资源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與计算机专业网站去获取学科资讯,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与各项操作技术的注意事项。客观来说,大学生经历了丰富的学习活动,而且习惯通过网络搜索去获取最新资讯,所以他们可以自主完成网络资源的整理、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复习网络调查的科学方法,经历鉴别网络信息价值、整理与归纳同主题资料等过程,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掌握处理信息的科学方法,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学科学习意识,懂得健康用网、自主过滤不健康的网络资源。

二、以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自学活动

联合国以“学会求知”这一基本能力提出了新的时代发展要求,而我国教育部也多次强调优化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使得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难以满足自己的一生成长需求,需要通过丰富的拓展学习去满足层出不穷的发展需求,而学习能力水平低下的学生也将面临着淘汰的危机。针对这一问题,大学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把握本专业的自主权,促使学生在丰富的自主学习经验下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录制微视频资料,根据学科重点知识提供直观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利用微视频去学习学科知识。如此,学生就可实现自主学习,切实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在介绍到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编辑字幕、放大视频画面等技术来优化学生的直观认识,突出微视频的指导功效。然后,大学生则需自主预习,全面浏览教材内容,再利用自己的手机、电脑去观看微视频,及时补充自己的理论认知。如此一来,学生则可进一步把握专业知识,切实优化自己的预习效果。接着,学生则可整理知识疑问,留在课堂上进行专业探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传统板书,以便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操作机会,便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课后,教师也应该及时分享自己所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网络资源等等,鼓励学生可以及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去巩固理论认识,以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此,学生则可实现个性化进步,及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设计专业发展计划。

三、以信息技术改善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式,传统的“师本教育”的教学互动模式是由教师单向将专业理论传递给学生的方式进行的,而“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互动却以平等、自由、多元为主,需要大学计算机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需求,积极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此,大学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互动,建立“线上+线下”的动态交往模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由此进行动态的专业辅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不断丰富网络互动机会。比如,在制定章节教学计划时,教师则可利用网络通信平台向学生发放网络问卷,了解对学生对某一专业知识的认识情况,初步判断该章节的教学目标与具体内容。其次,在章节授课过程中,教师也要随时与学生保持网络通信,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微信、QQ等通信软件展开互动交流。这就便于学生及时展现自己的认知盲区,便于教师及时进行网络辅导。另外,学生还可随时与同伴进行网络沟通,寻求同伴的帮助,共同探讨某一专业问题。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学生登录QQ、微信等软件,及时通过网络通信表达自己的疑问,由此确定课堂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但是要做好通信监督,避免学生展开与学习无关的闲聊活动。

总而言之,在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组织信息化教学改革有着本专业的特殊优势,比如计算机专业本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需要丰富的计算机设备。因此,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去改善与创新本专业的教学结构,切实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江华,赵金龙,崔玉文.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6):293-295

[2] 马凯,姜延.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10):97-100.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学习风格对大学计算机课程MOOC学习的影响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