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为师 情润童心

2019-09-10 04:01陶刘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倾听理解尊重

陶刘芳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最有影响力,最具有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教人求真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的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堪称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说:“儿童和青年,在我们的世界里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要大。”小孩之大,在于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在于他们心灵的丰富,在于他们创造潜能的无限,只有用我们的“真心”才能换得孩子的“真情”。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倾听;理解;尊重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59-01

曾经在《早期教育》杂志上看过这样一段话:孩子选择信任你,他可以把心理话说出来给你听,因为你重要,因为你可靠,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才愿意袒露相待。是呀,信任是彼此间沟通的前提,也是建立真挚感情的保证。孩子的心是最稚嫩和柔软的,想要走进他们,和他们建立互动的桥梁,那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去包容,有足够的细心去理解,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获取他们的信任,成为他们的朋友。

1.俯下身来“倾听”,拉近你我的距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观察是教育的第一步,而倾听则是观察的第一步,倾听幼儿才能发现幼儿成长中的美好。”我认为,倾听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在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和实现主体价值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教师对幼儿爱的一种表现。教师的倾听,不仅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且能让孩子更愿意去表达自己。不管是在学习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活动中,不管是孩子在开心的时候,还是在哭闹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的蹲下身去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兴趣和独特的想法,给予有效的回应、引导和表扬,拉近他们的距离慢慢融入他们的世界,保持与他们在一个视线里看风景。慢慢地我就得到了他们的信任,能有效地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孩子也能毫无保留地将心理所想告诉我,一起享受快乐。例如,早上入园时和孩子的互动方式,小班我会蹲下身来和孩子拥抱问好,对于个别哭闹的孩子会抱一会儿安抚他的心情,再和他们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游戏;中大班时我会弯腰微笑和小朋友打招呼,然后和他们一起投入到区域游戏中,让他们一早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愉悦地开启幼儿园的一天。

2.静下心来“理解”,走进幼儿的内心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善于用放大镜挖掘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我们要用显微镜看每一个孩子的缺点我们要一把钥匙一把锁地因材施教;我们要坚持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任何一个,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小世界,不能理解孩子的爱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幼儿园的孩子内心比较脆弱,他们需要大人的耐心倾听、及时沟通和细心呵护,促使他们慢慢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从而慢慢地融入到社会中。在这过程中,孩子非常需要我们去理解他们的各种感受,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亮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的犯错则及时给予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有时候耐心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都会放慢脚步耐心听听孩子是怎样说的,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然后和他们一起探讨交流事情的对错和解决的方法。例如,当孩子犯错时,我不会站着指责孩子,而是找个安静的地方蹲下来耐心地听他讲事情的经过,然后和他一起分析事情的对错以及应该怎么做,让孩子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慢慢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获得他们的信任。而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会毫不吝啬地给予一个拥抱和一句肯定的表扬,和他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接着给予有效引导,让他继续努力。久而久之,我就慢慢地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里,让他们能更加地信任我,能和我愉快地沟通、交流。

3.发自内心“尊重”,幼儿自主的成长。

陶行知先生写的《小孩不小歌》。诗歌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尊重儿童的教育思想,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尊重是获取信任的前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管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孩子,不管是调皮还是乖巧的孩子,不管是聪明伶俐还是反应有些迟钝的孩子,我都会一视同仁地发自内心尊重每个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各个区域活动中,教师要为孩子投放丰富的材料,特别要多提供半成品材料。例如,在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中,我在美术区先投放的是画有桃树开花的白纸,让幼儿用彩笔随意地涂色;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投放可以拓印的桃花样板,同时投入彩色颜料,让部分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它的制作方法;如果孩子对此区域仍然感兴趣,再投放一些真的桃树枝、皱纹纸、彩色橡皮泥、毛线等材料,让幼儿制作立体桃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让幼儿自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自我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陶行知说:“儿童和青年,在我们的世界里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要大。”小孩之大,在于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在于他们心灵的丰富,在于他们创造潜能的无限。为此,我们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只有真诚地爱护儿童,才能了解和亲近儿童,才能采取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很好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倾听理解尊重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