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9-09-10 04:01沈继荣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课堂提问语文教学

沈继荣

摘 要: 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常用手段之一。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常常不能注意提问的技巧,造成问题的无效或者低效。文章将立足于笔者教学实践,从紧抓主题、注意重复、重视留白和维持兴趣等四个方面,具体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与大家一起讨论,以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61-01

随着新课改浪潮的不断普及和深入,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逐渐由“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课堂从“由教师主导”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提问这一传统而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显得愈加重要。

有效提问,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思考,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相关知识内容,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下面就将对课堂提问技巧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紧抓主题,暗线牵动课堂开展

提问的作用之一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引导课堂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于深奥难懂或浅显明白。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主题,仔细揣摩问题设计,沿着课堂主题这条暗线,推动课堂展开,帮助学生进行一个连贯性和逻辑性的学习过程。

例如,阅读教学《但愿人长久》时,课后有一个理解题为:“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教师完全可以以这个问题作为课文主题,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首先提出:“苏轼为什么失眠后要埋怨月亮呢?”,学生通读全文后,很快能够答出,“是因为想他的弟弟了。”于是笔者继续问道,“那他后来又为什么感覺‘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呢?”学生略加思考,也可以迅速地回答出来,“因为他想明白了,人也是有离有合的,并且他们还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呢!”于是笔者最后发问道,“那大家想一想,苏轼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呀?”结合笔者的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快能够理解苏轼的感情变化,对这两句诗也能够快速解释清楚。

2.注意重复,重点揣摩语文奥妙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中,有不少文章会出现部分词语或句子的故意重复,这些重复的部分其实是作者重点雕琢的部分,故而更加需要学生用心去思考和揣摩。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注意重复部分,认真揣摩作者行文的奥妙之处。

例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现代诗中,第一段“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以及最后一段“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就是典型的重复内容。教师可以就此而设计问题:“同学们可以发现这首诗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是重复的,这样的写法是不是有问题呢?作者想通过这样的写法来表达什么呢?”学生们在又一遍通读全诗后,便会七嘴八舌地发表起意见来,诸如“这两段重复的内容都是‘我们’欢快地植树的情景”、“这两段在文字上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第一段是去荒山野岭,最后一段是去青山碧岭”、 “这两段一个是种树前的描写,一个是种树后的描写”……如此的设疑,学生的自主探讨,帮助学生初步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素养。

3.重视留白,发挥感性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中故事性的文本不少,其中,有许多“留白”的空间,就是可以在这些“留白”处进行设问,请学生对情节和内容进行猜想或续写后续内容。“让孩子编故事”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促其积极参与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比如,教学《牧童和狼》时,教师就可以请学生大胆地续写“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之后的故事。有的学生写道,牧童死里逃生,逃回村里认真认错,向大家诚恳道歉,大家安慰了牧童。也有的学生想象道,狼是村民假扮的,牧童嚎啕大哭之后,村民便显出自己,教训了牧童一顿。还有的学生说,牧童正在绝望之际,村民依然坚持着善良和信任过来帮忙了,牧童十分感动,并且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欺骗大家了……形形色色的故事续写里,有着学生们的纯真和幼稚,也有着他们自己的思考和体悟。

4.维持兴趣,持续吸引学生注意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到提问的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进行有益的思考。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也要多多注意和学生的互动,注意多提一些带有童真童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积极作答,炒热课堂气氛,以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会查“无字词典”》的阅读时,教师可以提出“无字词典”是什么词典?你们见过“无字词典”吗?既然没有字,还怎么查?……这些问题,显然,起到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兴趣的目的。

还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在提问过程中多鼓励而少批评,多引导而少强迫。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在鼓励的基础上给以一定的提示,帮助其树立回答问题的自信心。而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一定要给以赞许和鼓励的目光,并给出自己认真的评价,以真正持续提高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提问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新课改浪潮下更应受到重视和进一步的开发与实践。教师应当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提问策略和提问手段,以持续吸引学生注意力,带动学生课堂思考,炒热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新华.循循善诱有章法—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42

[2]吴名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85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课堂提问语文教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