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导学案”能力互补分析

2019-09-10 04:01周来成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导学案翻转课堂

周来成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出现了新的教育模式,即“翻转课堂”和“导学案”。两种创新教育模式在消除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与不足,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互补,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导学案;能力互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60-01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翻转课堂与导学案两种创新教育模式广受欢迎,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给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但是二者各自存在一定的劣势,不能覆盖教学的所有领域,单独使用仍然不能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则能够形成互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指的是利用微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将知识传授放在课余时间,即在进行正式教学前,将教学视频发送给学生供其提前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方便。学生在课前进行视频学习不仅便于理解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还能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交流,既能带动课堂氛围,又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当今是信息化时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心,而翻转课堂恰好借助了信息化平台,通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传授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能力。

2.导学案

导学案最早只是用于教师备课使用,后来逐渐将学生的修改意见以及笔记等并入其中,再到后来学生也开始使用导学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与问题编写出来,老师再对其进行修改。从字面来看,“导”就是引导,所以导学案就是指学生通过学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导学案还可以用于课后学习,以巩固知识。

导学案的弊端在于没有动画、声音等多样形式,使得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有的存在题量过多的情况,导学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学习目标。但是如果导学案设计的问题量太大,就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思考问题,往往为了敷衍了事而匆匆答题,结果适得其反。

3.“翻转课堂”与“导学案”的结合

(1)学习理念发生转变

“翻转课堂”和“导学案”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翻转课堂”提供的微视频和“导学案”提供的一系列问题,可以提前对新课内容有所了解,能够清楚内心不懂的问题,便于在课堂上及时和老师交流沟通,并抓住重点听讲内容。通过对“翻转课堂”和“导学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教育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从被迫听讲枯燥的知识转变为通过视频动画等手段而主动想学知识。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不仅提升了其自主学习能力,还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教育的进步。

(2)教学更方便,解答问题更及时

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过于单一和枯燥,使得学生课堂上没有积极性,听课效率差,甚至出现不听讲、睡觉等情况,“翻转课堂”恰好突破了这一难点,通过提前提供微视频供学生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课堂上与老师互动的积极性,乐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带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老师更乐于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热情高涨,使教学更方便、更生动形象。另外,“翻转课堂”的实施还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进行学习,可以更明确自己的不足,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借助微视频来学习知识、思考问题。

4.“翻转课堂”与“导学案”结合策略

(1)加强学科教学研究

传统的按照教学大纲教学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需求,教学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学思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合適的教学方法。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并交由上级领导进行审核,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度,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2)创新“翻转课堂”内容,合理设计“导学案”问题

由于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对一切新鲜的、多样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对“翻转课堂”的内容进行创新。根据学科的需求不同,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语文学科,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文字描述的情景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对图片色彩、形状的观察,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对于“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应考虑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过多的题量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从而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使学生既能掌握重点知识,又不会产生厌倦情绪。另外还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是有差别的,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对于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则容易产生不自信,进而产生懈怠,不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如果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又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此,设计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居中,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

5.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与“导学案”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受限,通过各式各样的微视频和合理的问题探究,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传教和学习相得益彰,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张旸,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07):10-17.94

[2]李保强,肖夏.我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8):47-49

猜你喜欢
导学案翻转课堂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