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中长跑能力的提高策略探讨

2019-09-10 21:26刘丽生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长跑策略探讨初中生

刘丽生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候,在对他们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尤其是在身体素质方面。很多的科学研究表明,通过中长跑的基础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心肺功能,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为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可靠的保障。中长跑这项体育运动结合了速度的转换、耐力的控制及技巧的灵活运用,通过科学的、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为初中生的心肺功能带来更多的益处,从而提高中长跑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 中长跑; 策略探讨

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也随之娇惯和不爱运动了,这些都导致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其他运动能力水平的降低。而体育中的中长跑训练是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锻炼方法之一,它既需要耐力又需要速度,既需要力量又需要协调性,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最好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之一。且通过中长跑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等优质的品质,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有更大的提升。因而应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热情,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中长跑能力。本文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来指出初中生中长跑学习和训练中的主要问题并以此来谈一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中长跑能力的策略。

一、初中生长跑心理障碍

(一)产生心理障碍原因

进入初中后学生逐渐对体育有了了解和掌握,但是许多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导致学生盲目认识体育,根本没有意识到长跑能够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锤炼意志品质。学生对于中长跑还有的抵触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这种体育项目认识不清,认为其“枯燥”又“无用”,又加上在长跑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不适的生理现象,是学生在中长跑的训练中难以坚持下来。一旦在长跑中发生不适应感,必然引起学生恐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而且初中生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依赖性强、意志品质差,也会影响到他们参与长跑。

(二)心理障碍的现象

初中生对长跑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厌倦、怕苦、怕累以及恐惧几种现象,下面就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初中生从小学毕业走进初中之后,教材中就屡屡提到了长跑,但是学生感到枯燥单调,激发不出他们的兴趣。加之长跑属于剧烈运动,许多学生锻炼中可能出现生理反应,感到十分艰苦,自然就会给他们心里造成条件反射般的害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一旦没有正确引导,没有采用多方法、多手段实施教学,然给他们心里造成负担,进而产生厌倦、抵触及恐惧心理,还有些初中生缺乏独立性与刻苦精神。这些孩子自身体质较差,心就对长跑充满胆怯,使在被迫情况下完成长跑,极易出现怕苦怕累的心理。

二、提高初中生长跑应对策略

(一)加强体育知识的传授

体育教育中不能够忽视理论教育,而且在理论教学时要给予正确引导,教师要给学生讲明白长跑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树立出正确学习动机。中长跑可以锻炼初中生韧带的柔韧性,增加其关节的灵活性,在长期的坚持中以使自身的骨骼力量得到不断的加强,身体的抗压能力得到持续地提高。同时,中长跑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初中生的心肺功能,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样持续的锻炼,又能使初中生的神经系统得到有效地刺激,促使其大脑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因此,只有加大科学的理论知识宣传,才能使初中生更好地认识中长跑,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一些体育课上,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中长跑科学讲述的视频,通过这些视频的播放,以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们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中长跑的科学有效性,培养孩子们对中长跑的更多兴趣。

(二)结合初中生身心特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其身心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就使得其对于运动量的承受力非常有限,而在心理上也显现这一种不成熟的特质。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实际中长跑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对初中生身心特点进行考虑,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初中生对于中长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体育课上,老师们根据学生们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组,且都让每个小组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赛进行竞争。可以先以400米或600米等等作为测试项目,学生们在不同的小组中通过自身的特点都可以在自由地发挥,这样就可以调动初中生的参与热情。在比赛中感受中长跑的魅力,也可以通过这些小型的比赛,促进初中生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不同小组的队伍凝聚力,增加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使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锻炼动力。

(三)逐渐提升运动量

刚刚走进初中校园的学生,因为缺乏体育系统教育和实战,不要马上测试他们的耐力水平,要采用循序渐进联系方法,让初中生慢慢适应距离上的增加,有效避免学生出现不良心理障碍。(1)可以开展的是定速跑,让学生依照一定速度慢跑,从短到长,锻炼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够增强他们有氧耐力水平与长跑适应能力,也能够使他们逐渐提升自己中长跑的适应能力以及耐力的水平;(2)也可以定期开展定距离跑的练习,开始距离不能太长,比如定400 米等,要求学生的速度有序、稳步提升;(3)速度与距离搭配,一定要注意运动量适中,合理调节初中生情绪,结合他们心理与生理基础上循序渐进。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努力调整好学生的情绪,从而有效地在同学生生理以及心理相适应的情况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稳步的提升。

(四)高效系统的练习方法

由于学生自身个体环境、主观能动性、遗传、性格以及自身发育等方面的差距,就会使得学生无论是自身的运动能力个体的发育状态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较弱的客观条件决定了老师们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教师要区别对待、合理安排多种形式的跑,并将学生比较感兴趣内容穿插进去,进而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效系统的教学。初中生对于中长跑的认识总是停留在枯燥乏味的阶段,因此,初中的体育老师就应该用新颖高效的练习方法,如领先跑、健身跑、障碍跑、定速跑等各种模式轮流来,让学生不但感到趣味性还感到老师花样多、有新意,进而感受到长跑的乐趣。

总的来说,對于我国现今的初中生来说,需要能够在日常学习的同时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中长跑是一个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体育项目,初中生中长跑的学习是一个 科学的工作,只有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各种训练方法、手段,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和正确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中长跑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长跑中来。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邱晓霞.世居高原、平原大学生体质的比较研究[J].网络财富,2010 (5):103-104.

[3]王学胜.浅谈初中生中长跑心理障碍及其克服[J].魅力中国,2011 (6):276.

[4]周桃月.初中生中长跑的心理障碍及对策[J].体育,2010 (8):152.

[5]宋淑华,刘坚,高春刚,翟波宇.递增负荷运动对中长跑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10):133-135.

猜你喜欢
中长跑策略探讨初中生
如何提高中长跑成绩
提高中考体育中长跑成绩的分析与策略
浅谈怎样在中长跑教学中提高初中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成绩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提高中学生中长跑训练效率之我见